理工科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cplay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业教育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是一种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它不仅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而且也是大学生自身主体性发展的需求。通过创业教育的实施,可以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比率,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美国大学业已形成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起步较晚,而且多集中于商学院,在理工科高校创业教育研究方面尚处于空白。本文在国内外高校创业教育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大连理工大学创业教育实施现状为例,探索理工科高校创业教育的模式。 本文主体由五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创业教育的研究的背景、意义、方法、内容和现状。 第二部分为创业教育理论概述。这部分主要介绍了创业、创业教育的概念、创业教育的特点和创业教育的目标,以及创业教育相关概念的辨析。通过对概念的阐释,为下一步论文的展开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是综述了美国创业教育的现状,主要对美国创业教育的特点和模式做出分析,以期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有指导意义。 第四部分阐释了国内创业教育的情况,主要包括国内创业教育发展的背景、现状。通过对国内理工科大学的实地调查研究得出理工科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并从中发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 第五部分通过上文中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给出我国理工科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创业教育理念、创业教育师资、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创业教育基地、创业教育课外活动以及外部保障措施。全面的解读理工科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出路,以期对创业教育研究有启发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修订美国心理学家Riggio编制的社会技能量表(SSI),并在武警战士群体中进行适用性研究,为武警战士的社会适应提供帮助。  方法:  在原量表的基础上扩大样本群体进
流动人口作为居住在城市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倍受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家庭道德教育更具有其特殊性。 本文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流动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的现
媒介在浪漫传播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手机和互联网在过去二十年的发展,中国的浪漫传播研究需要考虑媒介尤其是社会化媒介的作用。本文以深度访谈和网络问卷调查为研究方法,
社会性问题解决是指个体试图去识别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特殊问题,并发现有效解决方案的一种自我导向的认知-行为过程。“社会性问题”是指发生在真实自然环境中的问题,因此,社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