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结直肠癌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在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位列消化道肿瘤的第一位,同时随着近年来膳食结构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仍在不断上升,且多数病人发现时已属于肿瘤的中晚期阶段,因此结直肠癌已成为严重危害中国人健康的疾病。目前结直肠癌仍是以手术切除为主,同时辅以放化疗治疗,但是其生存率仍然没有得到明显提高,因此,研究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找到更加有效的分子检测靶标来进行结直肠癌的诊断,并且对肿瘤的转移和复发进行更准确的判断,以此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使其获得长期术后生存和较高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SET domain bifurcated 1(SETDB1)是一种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其基因长度为50kbp,定位于人1q21.3染色体上,能调节组蛋白甲基化,并参与基因沉默和转录抑制的过程。通过对SETDB1进行基因沉默和转录抑制,认为其在疾病的发病机制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SETDB1是否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尚不清楚。本课题首先探讨了在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SETDB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相关临床病理指标的相互关系;随后使用si RNA干扰技术沉默SETDB1基因的表达观察其低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研究方法1、SETDB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利用免疫组化分别检测SETDB1在7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黏膜中的分布及表达情况,并分析SETDB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2、沉默SETDB1后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能力的影响1)利用Real-Time PCR检测3种结直肠癌细胞株Lovo、HT29、SW480中SETDB1的表达,筛选出SETDB1m RNA表达最高的细胞株对SETDB1基因进行沉默干扰。2)使用Si RNA干扰技术转染SETDB1基因表达量最高的细胞株Lovo,运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的结直肠癌细胞株中SETDB1 m 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检测其转染效率。3)用CCK8、流式细胞技术比较SETDB1基因沉默前后细胞增殖和凋亡能力的变化;并用Western blot、Real-Time PCR检测增殖和凋亡相关基因cyclin D1和Bcl-2、Bax的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研究结果1、SETDB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70例结直肠癌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ETDB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黏膜组织。统计学分析发现,SETDB1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浸润深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具有显著性相关性(P<0.05)。2、Si RNA沉默SETDB1基因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1)SETDB1基因在Lovo细胞株中高表达。2)合成的三条SETDB1 Si RNA干扰片段,其中SETDB1/Si RNA-1/-2两条转染效率相当,且转染效率高于SETDB1/Si RNA-3。3)CCK8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Lovo/NC相比,沉默SETDB1基因后的结肠癌细胞Lovo/SETDB1/Si RNA-1/-2的增殖能力降低。4)流式细胞技术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Lovo/NC相比,SETDB1基因沉默后的结肠癌细胞Lovo/SETDB1/Si RNA-1/-2的G1期细胞比例减少,而G2期和S期细胞比例增加,发生G2/M期阻滞;凋亡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且Western blot、Real-Time PCR检测结果Bcl-2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ax及cyclin D1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结论SETDB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增高。体外实验表明,沉默SETDB1基因能抑制结直肠癌细胞株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