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的运动功能和脊髓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并探讨姜黄素对大鼠脊髓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为临床姜黄素治疗脊髓损伤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第一部分:采用HI-0400脊髓打击器(美国PSI公司生产)制备脊髓急性打击损伤动物模型。把65只清洁级健康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脊髓损伤组(SCI)、姜黄素组(SCI+CUR),姜黄素组又分为三个剂量组,分别为100 mg/kg、200 mg/kg、400 mg/kg。在脊髓损伤模型建立后30 min腹腔注射相应的药物,在术后3~4 d、1w、2 w、3 w、4 w采用神经功能学BBB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及Rivlin斜板障碍率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价。术后1 d、3 d、及7 d天取材,HE染色后通过光镜观察脊髓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第二部分:将84只健康清洁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脊髓损伤组(SCI)、姜黄素组(SCI+CUR),在脊髓损伤模型建立后根据要求注射相应的药物,分别在术后12 h、1 d、3 d和7 d天取材,通过TUNEL染色法、免疫组化法、ELISA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数量变化、NF-κB(核因子-κB)、Bcl-2(抗凋亡基因)、Bax(凋亡基因)、ATF6(活化转录因子6)、GRP78(葡萄糖调节蛋白78)及Caspase-3(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结果:1.大鼠行为学观察:大鼠脊髓损伤后1周开始BBB评分和斜板实验角度都有所上升,姜黄素治疗组高于脊髓损伤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意义(P<0.05),并且中剂量200 mg/kg姜黄素较小剂量100 mg/kg和大剂量400 mg/kg改善效果明显。2.he染色:损伤脊髓可以观察到点片状出血灶,同时观察到神经元细胞的体积萎缩,核仁消失,而各时间点sci+cur组与sci组相比,损伤程度都明显减轻。3.tunel染色法:在1d、3d、7d时,sci组与sci+cur组(200mg/kg)荧光强度均明显高于sham组,细胞凋亡水平较高,而sci组略强于sci+cur组;随着时间延长,sci+cur组的荧光强度逐渐减弱,说明姜黄素能明显抑制细胞凋亡。4.炎症因子nf-κb的表达:于脊髓损伤后12h、1d、3d及7d明显升高,而姜黄素组的炎症因子nf-κb在各个时间点的表达较单纯脊髓损伤组明显减弱。5.sod活性和mda含量:脊髓损伤组与姜黄素干预组大鼠脊髓损伤后sod活性减低,mda含量升高,且对照组与姜黄素干预组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意义,(p<0.05)。6.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假手术组脊髓组织无明显的bax及bcl-2染色,提示假手术组未见明显细胞凋亡。对照组脊髓灰质中caspase-3及bax两种促凋亡因子染色明显较姜黄素组增强,而抗凋亡因子bcl-2较姜黄素干预组减弱。细胞凋亡于脊髓损伤后1d表达开始增加,3d时凋亡表达达到高峰期,随后又开始下降。7.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脊髓损伤后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和atf6明显升高,姜黄素干预组较脊髓损伤组明显降低。结论:1.姜黄素能够改善脊髓损伤大鼠神经组织形态结构的恢复,促进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对大鼠脊髓损伤有保护作用。2.姜黄素抑制了nf-κb(组织内炎症因子)的浸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3.姜黄素通过提高大鼠体内sod的活力抑制mda的生成,间接地抑制了脊髓组织的脂质过氧化反应。4.姜黄素通过抑制促凋亡因子bax、caspase-3的表达,及促进抗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来抑制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从而促进脊髓恢复。5.姜黄素通过抑制了ERS相关蛋白ATF6和GRP78的表达来促进脊髓损伤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