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力下山核桃裂纹产生与扩展规律的实验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山核桃破壳加工过程中果仁破碎与壳仁未分离问题,并提高团仁率,论文基于裂纹形成规律开展裂纹扩展机理研究,建立了预制裂纹系统数学模型并对裂纹扩展进行理论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查阅文献,基于裂纹理论知识,分析了山核桃破壳裂纹的物理特性,利用落锤式破壳试验台对破壳裂纹的形成与扩展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参考“手剥山核桃”的裂纹分布规律,展开了预制裂纹处理方式探究实验。结合ANSYS仿真,具体分析X型与Y型两种冲点式预制裂纹处理方式预制裂纹的过程,结果表明X型预制裂纹处理方式较好。(2)设计了一台用于山核桃加热处理的烘烤试验台,主要功能包括加热炉温度的调节与PID控制、温度与山核桃质量的实时监测和试验数据数据的保存。结合仿真分析与烘烤试验,对O、X、Y三种预制裂纹样式进行评测,分析得知,再一次验证X型预制裂纹加热后的破壳裂纹效果较好。(3)基于X型预制裂纹处理过的山核桃进行裂纹扩展处理。浸泡处理3h之后,含水率达到42.73%。通过Abaqus热固耦合仿真,对X型冲点式预制裂纹处理的山核桃模型进行热应力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加热过程中预制裂纹处的外边较易发生裂纹扩展,预制裂纹处的内边较难萌生裂纹,且当温度大于150℃,未预制裂纹处理区域中部分区域萌生新的裂纹并发生裂纹扩展。(4)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加热的最佳处理参数为A3 B4 C4,即在烘烤试验台上进行加热处理,加热温度为175℃、加热2min。处理后的试验指标变化值(35)NL、(35)NS、(35)C1、(35)C2分别为4、28、7、6。振动试验使得裂纹进一步扩展,并提高壳仁分离效果,影响破壳效果的直接裂纹指标为C2,振动频率大于40Hz且当振动时间大于90s时,破壳效果较好。
其他文献
前胡是一种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中草药材,田间茂盛的杂草严重影响前胡了生长。目前宁国前胡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但胡除草机械化、智能化水平较低,针对这个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前胡除草技术。针对现有的杂草目标检测和定位问题,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杂草识别的方法,识别、定位杂草。本文以宁国前胡生产过程中的除草环节为课题背景,以杂草识别定位和除草这以研究作为切入点,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目标检测,
家蚕(Bombyx mori)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鳞翅目昆虫。家蚕C3HC4型锌指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能与核酸特异性结合,且与不同的靶基因序列结合会发挥不同的功能,参与多种不同生理过程。本论文对家蚕C3HC4型锌指蛋白基因家族进行了鉴定和生物信息分析并对其成员Ring finger protein181(RNF181)进行了c DNA克隆、原核表达、蛋白纯化、抗体制备、表达模式及免疫
绿茶是一种适合大众消费的产品,多以机械加工为主,产量较大。但是目前茶叶的机械化生产仍存在生产过程监控不实时和现场人机交互软件不完善等问题,主要是因为在农业领域智能监控系统的研究和应用还不够深入。本文以安徽省宣城市的某绿茶生产线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加工工艺流程和加工设备,密切联系生产线的控制特点和需求,同时参考国内外的工业控制案例,设计了一套基于PLC的数据采集与控制的下位机系统和Lab VIEW编程
蜜蜂幼虫(3日龄以上)主要食物是蜂粮和蜂蜜,其长期摄入食物中低剂量的农药残留,将产生亚致死效应,导致蜂群蜜蜂数量减少。本文持续3年开展全国主要蜜粉源产区蜂粮和蜂蜜实际样品中5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残留量的检测,探讨供试杀虫剂对蜜蜂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定量分析蜂粮和蜂蜜实际样品中农药残留对蜜蜂幼虫膳食暴露风险水平。研究结果加强蜜粉源植物农药残留污染的风险管理、保障蜜蜂蜂群健康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众对公路出行的需求在不断提高,中共十八大上创新性地发起建设“美丽中国”的倡议,在“美丽中国”建设活动如火如荼的当下,各地公路行业掀起建设美丽公路的浪潮,同时在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各种不足之处,在这样的背景下,总结出一套“美丽公路”绿地景观设计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用来指导美丽公路绿地景观设计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美丽公路”绿地景观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大量相关
家蚕(Bombyx mori)是昆虫第二大目鳞翅目的模式昆虫,具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其粘液腺(collterial gland)可分泌及储存具有很强粘着性的物质,这些物质能够固定及保护蚕卵。家蚕散卵性状主要是由于粘液腺发生突变后,分泌较少甚至不能分泌粘性物质。本研究以产天然散卵的H9和产胶着卵的P50为亲本,选择近似亲本极端性状的子代建立混池进行了BSA全基因组重测序,并将BSA重测序与H9和P
油茶产业是我国重要的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具有优质的经济效益及市场前景。在产业实际推广应用过程中,油茶树果实的采收作为一关键性环节,影响着整个流程的生产质量及效率。而面对国内仍处于基础研究阶段的油茶果采收试验装置的低机械自动化程度、低效率、高损伤等问题,本文设计研发了一套基于LabVIEW扭梳式油茶果采摘装置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控制采摘装置进行油茶采摘作业,从而完成在湖南省永州市里湾油茶基地的采摘试
棉酚是限制棉粕在养殖业应用的主要因素,筛选高效棉酚降解菌是解决棉粕利用问题的有效方法。本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棉酚降解微生物的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基因的表达受到棉酚的诱导后显著上调。为此,拟在前期工作基础上,首先克隆CAT基因,利用基因敲除技术,研究CAT基因在红平红球菌降解棉酚代谢途径中的作用。本试验以醋酸棉酚为唯一碳源,从棉花种植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能够利用棉酚的菌株,经16S
丙硫菌唑(Prothioneazole)是由美国拜耳公司研发,并于2004年在美国上市的三唑类广谱杀菌剂,三唑类杀菌剂杀菌活性高,作用范围广,与环境相容性好,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类杀菌剂。本文通过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和安全性评价,研究了丙硫菌唑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菌活性及对水稻的安全性。通过对病菌的形态观察、DNA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麦角甾醇含量的变化以及对水稻的诱导抗病性,研究了丙硫菌唑的作用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竞争力的动力电池将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竞争的重要方面。目前动力电池性能表述在电池电量、能量密度、使用寿命、快充、安全性等几个方面以及采用电池的放电曲线表达电池的放电特性,即采用特定的放电电流下电池的放电电压与放电时间的变化关系。缺少表述电池电功及电化学动力学性能特点的参数系统。为解决上述问题,薛飞等人采用测量电池在不SOC(State of Char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