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文化转向的例证分析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y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文化语境下,翻译无疑是一种跨语言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握“民族”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因为翻译是一种复杂的文化行为,所以我们在研究时亦应从文化上进行重新调整,在这种意义下,翻译就意味着要冲破和克服文化偏见,并给先前的想象和译人语读者的期待造成一种冲击,与此同时也就增添了译人语系统在文体修辞和文化诸方面的生机。 翻译和文化是息息相关,紧密联系的。近年来许多学者都开始从宏观的文化角度来研究翻译。例如:哈蒂姆和梅森在其著作Discourse and Translator中将翻译界定为“一定社会语境下发生的交际过程”(Hatim & Mason,1990:3)因而要求译者“不仅具有双语能力,而且要具有双文化视角”(Hatim & Mason,1990:223)美国翻译家奈达认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来说,双文化能力甚至要比双语能力更为重要”。(Nida,1993:110)在现代翻译研究中最大的突破就在于把翻译放到一个宏大的文化语境中去仔细研究。译者已经开始关注除翻译本身以外的其他学科的因素,开始注重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于文本中的一系列文化问题。“翻译不再被看作是一个简单的两种语言之间的转化行为,而是译人语社会的一种独特的政治行为,文化行为,文学行为。”(谢天振,2000:27-30) 由于有文化信息后意识形态的存在,我们在翻译中面临被“文化殖民”的危险。面对这种跨文化交际中不平等的起点和现状,我们应通过大量的交流来加强相互理解,以逐步向平等的目标过渡,而不是期待强势文化能主动与弱势文化平等对话。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势向世界传播我们的文化”(孙艺风,2004:10)倡导双向的交流,即从源语文本到目标语文化系统的交流和从目标语系统再回到源语文化的交流。这种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翻译的本质和建构适当的翻译理论体系。同时,这种辩证的文化视角,使我们对原先的模糊理解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且成为构建翻译理论的基础。 在认知概念的基础上,我们也很有必要再次对翻译从原理,过程和方法上作一番探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我国建筑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建筑业企业信用缺失而造成的工程质量下降,事故多发频发等问题,已经引起相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学术界对建筑市场信用问题的研究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Lasiognatha cellifera Meyrick是广西北部湾桐花树的主要害虫,通过室内饲养和林间观察研究,对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各虫态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基本了解其生活
长期以来翻译研究的重点多放在原著与译作之间文本的对比上,翻译的标准都讲“信”字,忠实地复制作者的原意理所当然地成了译者们竭力追求的目标。忠实、对等、等值的概念在译
目的探讨Epley与Semont联合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n positional vertigo,PC-BPPV)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8
预设或前提是语义学与语用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对于这一概念,哲学家,语义学家和语用学家的理解和界定有很大的不同,用来检验预设的方法也并不统一。否定曾被语言学家用
双宾句式是汉语述宾结构的一个重要类型,其研究历来受到广泛关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各种语法专著多涉及双宾句式的讨论。本文首先考察了三国时期的32部,共计30余万字的佛
本文以认知语法和信疑假设为理论指导,探讨了回声问句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对于回声问句的研究,纵说纷纭。作者发现,前人对回声问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句法,语义,语用的
历史语言学中把一个语音变化影响到下一个语音变化的一系列音变称之为“链移”(chain shift)。链移的变化分为拉链式和推链式。徐通锵先生在《历史语言学》一书中基于语音链
题目难易度是一个重要的题目参数。目前,一般通过依靠被试反应的实际施测的方法得到题目难易度,但是这种方法实施起来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人工神经网络因其自身的特点
称呼语是最直接反映人际关系、对人态度和情感的语言形式,也是研究礼貌语言的重要方面。本文旨在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对称呼语隐喻用法所表达的情感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一些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