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猪生产布局的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engthandhon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猪生产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消费大国,生猪产业发展迅速,受到政府、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生猪发展条件有所差异,随着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生猪生产布局也相应发生变动。掌握生猪生产布局的区域演变规律,把握布局变动的影响因素,才能合理利用和发挥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不断优化生猪产业的区域布局,提高国内生猪产业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对稳定生猪市场、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增强国际竞争优势均具有现实意义。  论文首先概括归纳中国生猪产业的发展情况,表明生猪生产的刚性上升趋势,并根据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PLI指数的总体变动趋势将中国生猪生产布局的变动划分为四个阶段,对每个阶段中国主要省(市、区)的生猪产业布局变动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对比性分析。其次,在测算资源禀赋系数和综合优势指数的基础上,从资源禀赋、生产效率和生产规模的角度分析中国各省级单位比较优势的变动情况,判断生猪生产布局的变动是否与比较优势的变动具有一致性。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把影响中国生猪生产布局变动的因素分为供给型因素和需求型因素,并根据前文所划分阶段实证分析影响因素在不同阶段是否发挥作用和作用的显著性。  上述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第一,1980-2014年中国生猪生产布局的变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整体上呈现出逐渐从南方地区向北方地区转移,并且中部地区逐步取代东部地区的趋势。其中四川、湖南等地生猪发展趋势良好;河北、河南、湖北、湖南等中部地区在21世纪之前的发展速度较快,进入21世纪后在生猪产业布局中的地位也在稳步提升;江苏、浙江等东南部主要省市的生猪出栏数占全国总出栏量的比重在经历了初始阶段的急速下降后,近年来下降趋势有所减缓;东北地区近几年在整个生猪生产布局中的地位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新疆、甘肃、宁夏等西部地区发展基础较差。在集中度方面,中国生猪生产布局较为分散且向进一步分散的方向发展。第二,中国生猪生产布局和变动情况基本符合比较优势原理。第三,不同阶段影响生猪生产布局变动的因素有所不同,1995-2003年,生猪生产区域布局主要受饲料资源禀赋、耕地面积等供给型因素的影响,2004-2014年,水资源和非农就业机会也开始发挥对生猪生产布局的影响,人口数量和收入水平所反映出来的市场需求因素则对生猪生产布局的变动带来非常显著的影响。  最后,论文对于生猪产业的合理布局提出政策建议,对合理配置各地区优势资源,推动中国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交通基础设施一直以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对经济的影响包括两方面: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又称间接效应)。一方面,完善的交通网络能提高空间的可达性,降低生产要素流动
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合理的产业结构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经济发展,因此,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长期任务。舒城县拥
近年来,中国正在经历一股高铁建设大潮。伴随着高铁的逐渐普及,航空客运原有的优势正在慢慢减少,高铁与航空客运的竞争日趋激烈。2011年6月备受瞩目的京沪高铁即将通车运营,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