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实行节能减排、改善城市环境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如不进行科学的评估,可能会不合理地破坏环境和占用过多的资源。城市低碳规划中资源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城市今后相当长时间低碳化建设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因此对于城市低碳规划中资源合理性配置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实际占有的生态空间。城市生态位适宜度反映了城市多维资源的现实生态位与其最佳生态位之间的贴近程度。本研究主要采用生态位适宜度的概念对低碳城市规划的资源合理性配置进行评价,探讨建立一种低碳城市规划对城市低碳建设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一种保障机制。本文以导师课题组进行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课题为支撑,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进行低碳城市规划的生态位影响因素研究。分析低碳城市规划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指标。结合不同类型的城市特点,归纳出包括社会经济资源、城市空间资源、生态环境资源、城市特征资源的四大类生态位影响因素。建立低碳城市规划的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通过研究低碳城市发展的资源配置情况,构建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AHP法进行分析和计算。同时结合相应的计算模型,计算出各个生态因子的生态位适宜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本研究以工业主导型城市湖北省襄阳市制定的低碳规划为例,进行了低碳规划生态位适宜度的实证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襄阳市低碳发展规划的生态位适宜度为0.659,根据建立的城市生态位适宜度评价等级标准,该市的低碳规划为“良”,说明该低碳发展规划的资源配置是合理的。同时,本研究提出的城市低碳规划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方法还可适用于其他类型城市的低碳规划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