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长油田余家坪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北部,油气资源比较丰富,但整体勘探程度较低。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内大量钻井岩心的观察与描述,在此基础上,利用储集岩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物性分析、粒度分析、孔隙图像、压汞分析、等测试资料以及测井和试油等相关资料,运用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对余家坪区长2油层组进行了小层划分与对比,分析了研究区储层沉积相和砂体展布特征,研究了油层特征。利用余家坪区标志层,结合地层等厚和沉积旋回等原则,将余家坪区长2油层组划分为三个亚层段,分别为长21、长22和长23,并对余家坪区储层进行了地层对比的研究。依据对余家坪区长2油层的沉积相划分标志,分析可知其长2油层组属于河流相沉积,其中,长21曲流河沉积发育,长22和长23辫状河沉积发育。河道砂坝为研究区长2储层的骨架砂体,沉积相控制其展布规律,为北东一南西方向带状分布。通过对余家坪区的储层、岩性等资料分析表明,其长2储层具有结构成熟度高、成分成熟度低的特点。储层孔隙类型主要发育粒间孔和长石溶蚀孔,孔隙结构以中孔细喉型为主,属低渗类(Ⅱ类)储集层,较成岩作用影响而言,积相控制储层性能明显。在上述研究综合分析基础上,总结了余家坪区长2油藏油气富集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