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技术学专业是近年来我国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全国200多所高等学校开办了教育技术学专业。在教育技术专业发展过程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各高校对本科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设置各不相同。由于学科设置宽泛庞杂,而且受“媒体论”、“工具论”等理论的影响,从课程体系上看,教育技术专业似乎“成了什么都学什么都不专的学科”,学科的不可替代性被削弱。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教育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究其原因,从根本上讲是由于对教育技术和教育技术学概念理解不到位所致。基于上述情况,本论文通过比较研究,根据对教育技术学的概念和历史分析,首先全面阐述了本研究提出的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继而,阐述了1963年到2005年五次AECT给出的教育技术的定义,并对比分析五次定义的区别,探讨教育技术学概念的界定和内涵外延的范围,通过回顾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及不同历史时期教育技术学研究对象的演变,归纳总结出不同历史时期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及其对教育技术学发展的影响。在把握了教育技术学本质的基础上,对比研究各高校及1998年教育部对教育技术学本科毕业生培养目标的要求和课程体系,并根据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应具备的能力结构的已有研究成果,对教育技术学本科生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提出建议和应注意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