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货币互换协定不断推进的今天,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成为一个热点的话题。在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我国的货币政策的效应将会受到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建立一个开放经济下包含人民币国际化因素的修正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人民币国际化因素的出现给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带来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使得我国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和通货膨胀效应相对于人民币仅仅作为一国货币时发生了变化。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了人民币国际化指数,以反映目前人民币国际化所处的程度。此后,通过OLS方法和VAR方法对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货币政策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讨论在该种状况下货币政策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的强度变化。本文的主要贡献有三个。第一,在数据可得性较差的情况下,选用了主成分分析方法,构造了一个与我国经济情况相符的人民币国际化指数。相对于已有的简单等权重处理和单指标处理的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测定该指数更为精确和有效。第二,建立了一个包含人民币国际化因素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通过对国际收支均衡(BP)曲线和货币市场均衡(LM)曲线斜率相对变化的研究,理论上分析了人民币分析国际化背景下货币政策效应的变化。理论结果表明,在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货币政策的效应将小于人民币仅作为一国货币时货币政策的效应。第三,全方面地分析了货币政策效应的变化。从外生性货币供给到内生性货币供给,以及产出、通货膨胀和人民币背景下的货币政策三者互相影响三种情况下分析了货币政策的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在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较低的阶段,其对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影响并不显著,对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影响显著。从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结果来看,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将逐渐显现出来;对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在当期影响就非常大,而且在长期内表现为持续性影响。因此,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将人民币国际化因素纳入考虑范围,这将使得货币政策的制定更为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