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CT的块效应消除算法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fan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块的离散余弦变换(BDCT)以其优良特性被图像和视频的数据压缩标准广泛采用,但它的一个主要缺点是在低比特率时,其恢复图像的块边界上会出现明显可见的块效应,降低了图像的视觉质量。因此,研究性能良好的去块效应算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去块效应算法。其中,去块效应的后处理技术由于具有不改变编码过程,并保持编码压缩率的特点,成为了去块效应的主流技术。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入手研究去块效应算法,即基于偏微分方程(PDE)的去块效应算法和DCT域的去块效应算法。本文首先分析了块效应产生的原因,并对几类常见的去块效应算法进行了介绍。然后,从两方面出发研究去块效应算法:一方面,把块效应产生的原因理解为是由原始图像叠加了量化噪声所引起的,所以把去块效应看作是一种去噪的过程,考虑到偏微分方程在图像去噪方面的应用,首先研究偏微分方程去块效应算法。在深入分析几种常见的偏微分方程模型基础之上,本文考虑人类视觉系统(HVS)的特征,提出一种基于HVS的P-M扩散与相干增强扩散加权的去块效应算法,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去除块效应,同时又能保护图像的边缘信息。另一方面,块效应可以看作是由DCT系数量化失真造成的,在分析几种典型的DCT域去块效应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DCT域自适应去块效应算法,该算法采用一种新的判断准则来判断平滑块、边缘块和纹理块,边缘块阈值是自适应计算的,更加合理。经过仿真证明该算法有效的去除了块效应,改善了图像的质量。
其他文献
空时编码技术是近年来在无线通信领域中新兴的一个研究领域,它主要是针对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而提出的一种新型信道编码技术。空时编码通过天线分集技术,将时间域信号处理技术
随着无线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高速率高可靠性的服务需求越来越大。在未来无线通信系统中,高数据率和高频谱利用率是推动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传统的多输入多输出(Mul
人脸识别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分析人脸图像,从中获取有效识别信息,用来辨认身份的一门技术。与其它生物识别技术相比,人脸识别具有直接、友好、方便、非侵犯性、稳定等优点,因而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迅速发展,现有的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已无法满足列车调度控制、运行监控以及乘客电信服务对通信系统大容量、高速率的要求,国际铁路联盟已经明确表示,铁路无
摄像机标定是从物体的二维平面图像中获取三维信息的关键步骤,并且也是摄影测量和计算机视觉的经典问题,摄像机标定结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三维重建结果的好坏。所以,研究摄像机的
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RFID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但
数字视频中的噪声不仅降低视频的可观赏性,还对后续的视频压缩产生不利的影响,已经成为数字媒体处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就数字视频中存在的噪声做了分类和建模,
无线点菜已经成为餐饮企业档次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越来越多的大餐饮公司都陆续采用了先进的无线点菜机点菜。同时,在分析了目前国内推广很慢的原因,结合国内经济特色,提出一种物
装甲车辆道路行驶的路面谱、振动谱测试研究不仅是我国未来装甲车辆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外军研究的热点。通过对路面谱和振动谱的深入研究,可以深入掌握影响装甲车辆战斗力的因
人脸识别是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然而,人脸识别中仍有许多问题亟需解决,例如人脸图像中存在遮挡、光照、姿态变化等问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