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手足口病(HFMD)近年来其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易致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例。但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已经确定TLR7可以识别某些单链RNA病毒,但人体组织水平的EV71病毒与TLR7的关系目前还未见相关报道。因此,本课题拟通过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EV71感染死亡病例蜡块脑和肺组织中TLR7mRNA的表达,试图从基因的水平研究其在EV71感染中的意义。方法:(1)收集我院儿科从2008年9月至2015年2月所有手足口病死亡病历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2)以经10%的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的EV71感染后死亡病例脑组织及肺组织标本9例为实验组(EV71组),意外死亡病例7例为对照组,观察实验组HE染色病理切片肺、脑组织的特征。(3)以显色原位杂交(CISH)的方法检测TLR7mRNA在肺、脑组织蜡块切片的表达,按阳性细胞数所占比例进行分级,并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 Plus6.0)半定量检测其阳性的积分光密度(IOD)值,SPSS18.0统计软件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病例均已签知情同意书且课题通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结果:(1)病历回顾:我院自2008年9月至2015年2月共诊断手足口病5145例,住院874例,其中重症病例464例,危重症病例77例,最终死亡病例为26例。死亡病例中3岁以下婴幼儿25例,患儿均伴有发热、白细胞升高及高血糖,晚期均可出现肢抖、嗜睡及脑膜刺激征等,伴有昏迷、休克、脑疝及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3例没有手足疱疹、口腔疱疹或溃疡等典型表现。15例x线胸片可以看到弥漫状或者斑片状渗出影,呈典型肺水肿表现,9例胸片可见肺纹理增粗,2例未做影像学检查即死亡。死亡病例病情均进展迅速,均于入院72小时内死亡。(2)尸检及病理改变:ev71组9例大体解剖均可见肺切面暗红、有液体流出,脑回变宽,沟变浅。9例死亡病例镜下均可见肺间质见较多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浸润,部分肺泡内见少量红染物及炎细胞浸润;全部病例脑部切片可见脑细胞与间质水肿,5例可见脑干间质灶片状变性,所有病例均有脑干血管周见淋巴细胞浸润,3例可见明显“血管套”现象。(3)cish结果:tlr7在肺组织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部分支气管壁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可见阳性表达。脑组织中tlr7的阳性表达主要在神经细胞、小胶质细胞以及部分淋巴细胞的胞浆。tlr7mrna在ev71组肺组织中呈阳性至强阳性表达,iod253583.76,在对照组肺组织中阴性至弱阳性,iod15627.29,p<0.05。tlr7mrna在ev71组脑组织中呈阳性至强阳性表达,iod193728.00,在对照组脑组织中阴性至弱阳性表达,iod20354.78,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1)手足口病死亡病例均伴有发热、白细胞升高及高血糖,晚期均可出现肢抖、嗜睡、颅内高压及脑膜刺激征等,伴有昏迷、休克、脑疝及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部分可没有手足疱疹、口腔疱疹或溃疡等,以3岁以下婴幼儿为主。(2)EV71感染手足口病的尸检及病理证实其主要死因为脑膜脑炎,脑干炎,脑水肿小脑疝形成双肺间质性肺炎伴肺水肿、淤血。(3)TLR7分布于正常及感染的肺及脑组织,其EV71组在脑肺组织中的表达较对照组为多,提示EV71病毒感染可以刺激TLR7表达上调。(4)TLR7在EV71感染过程中参与了机体对病毒的免疫。EV71作为单股正链小RNA病毒,可以为TLR7识别,从而引发后续炎症因子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