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杂纤维改性高强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xiaochus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密实混凝土在自身重力的影响下,通过流动,不需额外振动即可密实并成型的优势,解决了实际工程中薄壁、复杂形体、过密配筋等结构引起的建造问题,同时,降低了施工噪音,响应了国家对于绿色建筑的呼吁。由此,自密实混凝土逐渐被广泛应用。而混凝土低抗拉强度、低抗拉应变、韧性差、抗裂性差等弱点随着现代建筑对混凝土等级要求的提高愈加明显。研究表明:纤维的掺入,可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韧性、强度和抗裂性能,使得纤维改性高强自密实混凝土发展为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方向之一。然而,单一纤维的掺入只能在某一尺寸上改善混凝土某一方面的性能,而不同尺度的混杂纤维能在不同结构层次上改善混凝土多方面的性能。钢纤维作为增强、增韧纤维己在混凝土领域广泛应用,镀铜微丝钢纤维是亚毫米级尺寸的钢纤维,较普通钢纤维更适合对工作性能有严格要求的自密实混凝土。纳米碳纤维是亚微米级尺寸的石墨纤维,具有高强度、高弹性模量、良好的韧性和优异的导电、导热性能。因而,本文考虑研究镀铜微丝钢纤维和纳米碳纤维混掺下对高强自密实混凝土的改性作用。主要完成以下几方面工作:(1)以镀铜微丝钢纤维和纳米碳纤维的体积掺量为试验参数,制备混杂纤维改性高强自密实混凝土,并保证此类混凝土满足相关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指标。(2)研究混杂纤维对高强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弯曲韧性及抗裂性能的改性作用。通过坍落扩展度试验及J环试验衡量混杂纤维改性高强自密实混凝土填充性和间隙通过性这两个工作性能指标。其后,由力学性能试验获得混杂纤维改性混凝土的相关力学表现。再通过弯曲韧性试验得到的荷载-位移曲线,经计算得到初始弯曲韧度比及弯曲韧度比,以衡量混杂纤维对混凝土韧性的改性情况。最后进行平板抗裂试验,综合分析两纤维对裂缝的总长度、裂缝平均宽度、裂缝名义面积作用机理,评估混杂纤维对早龄期混凝土抗裂性能的改性作用。(3)为深度剖析混杂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韧性、早期抗裂性能的改性机理,根据混杂纤维力学性能实测值建立BP神经网络,并对其准确度进行分析,验证是否可通过该数值分析算法进行合理预测。通过神经网络预测,细化自变量刻度,并结合二次非线性拟合的方法,得到混凝土力学性能、韧性、早期抗裂性能随两纤维掺量变化曲面图,进而获知混杂纤维的最优掺量配比范围。
其他文献
4 外观、水分、凝聚粒子及灰分4.1 外观切片形状和尺寸、百粒重和色泽(L值、b值、a值)等项质量指标均归外观质量,是因为一般用眼睛便能对其大体作出判断.但仅判断出大小、色
料浆管道的磨损泄漏是拜耳法氧化铝生产溶出系统常见的现象,2012年之前某溶出机组每年因料浆管道泄漏导致机组停车的时间超过80h,每年造成的停车损失达110万元以上。为此总结多
为深化创业教育改革,浙江已建成13所高职示范性创业学院并进行了积极探索。课题组以13所创业学院为样本,从转型需要、政策驱动等两个方面就其建设背景进行阐述,从组织架构、
随着生活水平日渐提高,高龄犯罪也处于高压趋势。这类人群由于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尤其是在计划生育时代,少数的子孙对多数的长辈也难以做出和几个年代以前晚辈对长辈那么多关
虽然我们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但是也带来了许多问题,诸如:房价逐步上涨远超过人们的预期等等问题。本文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从金融学的角度来研究我国货币政策调整会对房地
描述了机用丝锥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加工缺陷及原因,重点介绍了螺纹磨工序的加工缺陷,以及减少或防止这些加工缺陷发生的应对措施。
利用甲烷的部分氧化工艺,所制备的合成气(摩尔配比为CO+2H2的混合气)是一种用以制备甲醇(按费托反应)的重要化工原料。经济而高效地获得合成气一直是化工领域的研究热点。采
本文从一则案例出发,就如何认定"婚骗"案中的诈骗行为作了简要的分析论述,以期对"婚骗"案中的诈骗行为进行准确定罪有所助益。
近年来,金属有机材料(MOMs)因其独特丰富的结构,以及在吸附、气体储存、离子交换、催化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受到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关注。本论文依据晶体工程学原理,从MOMs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