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自噬抑制剂HCQ联合化疗药物DOC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22RV1细胞株体内外的增殖影响,及其自噬基因Bcelin-1、自噬特异性底物P62、促凋亡基因Bax mRNA的表达变化与自噬蛋白Bcelin-1、自噬特异性标记物LC3B蛋白、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影响,以进一步了解CRPC患者对化疗药物产生抵抗的生物学机制,为临床通过自噬水平的调节来治疗CRPC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也为CRPC患者的耐药监测提供检测靶点。方法:体外培养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22RV1细胞株,体内建立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22RV1细胞株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分别设置空白对照组和DOC、HCQ+DOC两个实验组,其中体外DOC和HCQ+DOC实验组下分别设置DOC为10-6、10-7、10-8mol/L三个浓度组。HCQ+DOC实验组采用自噬抑制剂HCQ进行自噬干预后再行DOC给药。分别观察细胞增殖活性的改变及体内移植瘤生长体积的变化,同时应用qPCR技术检测22RV1细胞株和移植瘤中Beclin-1、P62、Bax mRNA以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Beclin-1、LC3B、Bax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1.体外细胞增殖变化:DOC和HCQ+DOC各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细胞的增殖程度均出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OC和HCQ+DOC实验组中,细胞的增殖活性均随着DOC浓度的增加而减弱,两两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一DOC浓度下,HCQ+DOC组细胞的增殖程度均较DOC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OC浓度为10-7mol/L时,差异最为显著。DOC+HCQ联合用药时药物DOC的IC50也由单独作用时的10-6.120mol/L下降为10-7.536mol/L。2.体内移植瘤生长体积变化:DOC和HCQ+DOC各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随着周次增加,移植瘤增长体积出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OC和HCQ+DOC两个实验组间比较,HCQ+DOC组移植瘤周体积增长值均不同程度低于DOC组,到第四周HCQ+DOC组的周体积增长值较DOC组出现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mRNA检测结果:(1)体外培养细胞株mRNA检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DOC组和HCQ+DOC组基因Beclin-1、P62、Bax mRNA的表达量均都有所上升;与DOC组相比较,HCQ+DOC组的基因Beclin-1、P62、Bax mRNA的表达量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体内移植瘤细胞mRNA检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DOC组的基因Beclin-1、Bax以及HCQ+DOC组的基因Beclin-1、P62、Bax mRNA的表达量都有所上升;与DOC组相比较,HCQ+DOC组的基因Beclin-1、P62、Bax mRNA的表达量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蛋白质检测结果:(1)体外培养细胞株各蛋白检测:相对于空白对照组,实验组DOC和HCQ+DOC的自噬蛋白Beclin-1、自噬特异性标记物LC3B蛋白、促凋亡蛋白Bax都出现高表达,且HCQ+DOC组的表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体内移植瘤细胞各蛋白检测:相对于空白对照组,实验组DOC和HCQ+DOC的自噬特异性标记物LC3B蛋白、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均出现上调,且HCQ+DOC组的表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Q+DOC组自噬蛋白Beclin-1的表达则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与DO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在体内外使用自噬抑制剂HCQ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22RV1细胞株进行自噬干预,可明显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同时能明显增强Beclin-1、P62、Bax mRNA的表达及Beclin-1、LC3B、Bax蛋白的表达,从而调节自噬表达的下调过程。由此我们认为自噬抑制剂HCQ可增强前列腺癌22RV1细胞株对化疗药物DOC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