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以病例报道的形式将微波根管消毒与根管消毒药物氢氧化钙制剂进行对比,观察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发生率及疼痛程度,研究观察微波治疗在根管消毒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临床病例诊断为急性根尖周炎患者2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十例。所有病例要求患者身体健康能配合治疗、无药物过敏史,通过临床检查及X线片诊断为急性根尖周炎。患牙排除根管钙化、患有牙周炎或牙隐裂等影响疗效评价的疾病。首次术前拍摄X线片,确定患牙工作长度。常规开髓,清除感染的牙髓组织,3%的双氧水和0.9%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无菌棉捻吸干牙髓腔,CP棉球开放3天。3天后复诊,急性症状缓解,确定根管长度常规行根管预备,每次更换器械都冲洗根管。治疗组:干燥根管后,将针状微波辐射针插入根管内,尽量接近根尖部,启动开关,设定30W的功率,一次照射3s,共3次。消毒完成后,将干燥的无菌棉捻置于髓室,氧化锌丁香油暂封。对照组:干燥根管后用螺旋输送器将氢氧化钙糊剂导入根管内,氧化锌暂封。两组均嘱患者一周后复诊,复诊时候记录患者疼痛情况。若患者无自觉症状,无明显叩痛,牙龈无红肿,则冲洗、干燥根管后用根管糊剂加牙胶尖,侧向加压充填根管。两组均嘱患者封药期间如有疼痛或肿胀发生,及时复诊,若症状较轻,需重新冲洗换药。若症状较重,需行CP棉球开放引流,至症状消失再继续治疗。结果:在根管治疗期间急症(endodontic interappointment emergencies,IAE)发生率方面,实验组为10%,对照组为20%,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级别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通过临床上对根尖周炎患牙进行根管治疗,在根管消毒阶段分别采用微波和氢氧化钙糊剂两种方法,二者在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发生率、疼痛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