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云计算技术环境,本质上是一种服务模式,是互联网网络、计算机革新以及软件开发技术综合发展的最新技术成果。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总能推动社会的巨大变革,这一点在知识产权制度特别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上表现的尤为明显。作品的创作、传播和利用等也在云计算环境下呈现出诸多新的特征。本文拟从云计算技术环境的本质特征,根据其想要达到的实用效果总结出此新技术会对传统的著作权保护体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最后,提出几点完善著作权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 云计算;著作权保护;挑战;完善建议
中图分类号:D9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23-0050-01
作者简介: 杨磊,男,安徽人,黑龙江大学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研究生。
一、云计算服务模式概述
(一)云计算的定义
关于云计算的定义是众口纷纭,通俗的讲,云计算本质上是一种服务模式,云服务商通过技术手段把整个网络虚拟成一个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计算机,其基本的原理也即是如此,资源共享池提供着相当于一个虚拟大型计算中心的服务。
(二)云计算的类型和特征
云计算服务模式的类型包括: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三种服务模式。其特点可以概括为此服务是按需的,动态的,随时的。
二、云计算环境对著作权制度的影响
(一)云计算环境下作品的新特征
1.云计算环境下作品的创作表现出更强的分工、协作以及用户参与开发创作的新特征。上文说到的云计算的类型有三种模式,其中,平台即服务(PaaS)模式更多的适用于作品的创作阶段,所谓平台即服务(PaaS),即是云用户对于云中的一些设施以及软硬件系统不去实际的管理和操控,仅仅需要根据自身的需求配置自己的应用环境和需要的应用实现手段。由此可以看出这种服务模式很大程度的改变了创作的具体流程和大的应用环境,并且这种模式已经从服务于开发一些计算机软件,拓展到服务于所有的作品创作。总的来说,正是由于平台即服务(PaaS)的更强开放性、更自由的共享和协作等特点,使作品的创作在云计算环境下表现出更强的分工、协作的特征,更是由于平台即服务模式下云用户根本不需要去掌握软件开发的技术,只需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重新定义一款自身需要的软件,所以不懂开发的云用户也可以亲自参与开发。
2.云计算环境下作品的传播和利用主要表现出作品的传播集中化以及作品利用的无需复制并且可以同时多用户使用的新特征。软件即服务(SaaS)模式最多的服务于作品的传播和利用阶段。软件即服务(SaaS)相当于云服务商统一将各种功能的应用软件装在云端,云用户根据自身需求去按时按量有偿的去使用这些部署在云端的应用软件。这就决定了云计算环境下云用户作为消费者根本没有必要再去下载或者购买软件的复制程序文件,只需人手一个从云服务商那里购买的账号和密码就可以随时随地的接受这种服务。
(二)云计算环境对传统著作权的挑战
1.作品在云计算服务模式下的著作权归属问题
依据现有的著作权制度,能被称之为作品的根本前提是具有独创性,更是获得著作权保护的前提,可是由于云计算环境下作品的创作更多的表现出分工、协作以及用户参与开发创作的新特征,这必将导致创作关系的复杂化。如果只是基于独创性这个标准,那么云服务商以及云用户都有可能满足这个标准从而引发权利之争,并且基于分工和协作完成作品,也将会出现单个作品数个甚至数十个著作权人的情形。
2.作品在云计算服务模式下的著作权传播和利用问题
著作权的财产制度往往在作品的传播和利用阶段得以集中实现其价值,但是在云计算环境下,作品的传播无需复制,并且传播的集中化也使得多用户同时使用更加普及,因此传统的著作权中通过控制复制的手段已经初见不适。最终将会导致著作权人不能通过出卖复制文档或者收取许可费用获得财产上的利益。
三、云计算环境下我国著作权制度的几点完善建议
(一)在《著作权法》中明确云服务商和云用户各自享有的著作权范围以及各自应当承担的义务。这就可以在制度层面解决云计算服务模式下著作权归属的问题,平衡云服务商、应用软件的开发者以及云用户地位,合理分配各方的利益,削弱云服务商的在控制上的优势地位,合理扩大应用软件开发者和云用户的著作权分享的权利,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权力之争和义务推辞,以保证云计算更好的发展,更多的人享用新的科技成果。
(二)加强著作权的限制,扩大法定许可的范围。云计算环境下作品的传播和利用必将会因为著作权的归属问题以及无需复制等特点,引发新的交易方式和改变原有的利益获得格局。因此,可以通过对著作权的一些限制来促进作品的流通和技术的进步,这就要适当的扩大法定许可的范围,简化交易方式,维护社会整体利益。
[ 参 考 文 献 ]
[1]林晓鹏.云计算及其关键技术问题[J].现代电子技术,2013-6-15.
[2]王太平.云计算环境下的著作权制度:挑战、机遇与未来展望[J].知识产权,2013(12).
[3]刁胜先.我国的版权法治建设的问题与建议——以云计算为主要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3(1).
[4]张耕,黄细江.略论云计算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J].法学杂志,2013(1).
关键词: 云计算;著作权保护;挑战;完善建议
中图分类号:D9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23-0050-01
作者简介: 杨磊,男,安徽人,黑龙江大学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研究生。
一、云计算服务模式概述
(一)云计算的定义
关于云计算的定义是众口纷纭,通俗的讲,云计算本质上是一种服务模式,云服务商通过技术手段把整个网络虚拟成一个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计算机,其基本的原理也即是如此,资源共享池提供着相当于一个虚拟大型计算中心的服务。
(二)云计算的类型和特征
云计算服务模式的类型包括: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三种服务模式。其特点可以概括为此服务是按需的,动态的,随时的。
二、云计算环境对著作权制度的影响
(一)云计算环境下作品的新特征
1.云计算环境下作品的创作表现出更强的分工、协作以及用户参与开发创作的新特征。上文说到的云计算的类型有三种模式,其中,平台即服务(PaaS)模式更多的适用于作品的创作阶段,所谓平台即服务(PaaS),即是云用户对于云中的一些设施以及软硬件系统不去实际的管理和操控,仅仅需要根据自身的需求配置自己的应用环境和需要的应用实现手段。由此可以看出这种服务模式很大程度的改变了创作的具体流程和大的应用环境,并且这种模式已经从服务于开发一些计算机软件,拓展到服务于所有的作品创作。总的来说,正是由于平台即服务(PaaS)的更强开放性、更自由的共享和协作等特点,使作品的创作在云计算环境下表现出更强的分工、协作的特征,更是由于平台即服务模式下云用户根本不需要去掌握软件开发的技术,只需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重新定义一款自身需要的软件,所以不懂开发的云用户也可以亲自参与开发。
2.云计算环境下作品的传播和利用主要表现出作品的传播集中化以及作品利用的无需复制并且可以同时多用户使用的新特征。软件即服务(SaaS)模式最多的服务于作品的传播和利用阶段。软件即服务(SaaS)相当于云服务商统一将各种功能的应用软件装在云端,云用户根据自身需求去按时按量有偿的去使用这些部署在云端的应用软件。这就决定了云计算环境下云用户作为消费者根本没有必要再去下载或者购买软件的复制程序文件,只需人手一个从云服务商那里购买的账号和密码就可以随时随地的接受这种服务。
(二)云计算环境对传统著作权的挑战
1.作品在云计算服务模式下的著作权归属问题
依据现有的著作权制度,能被称之为作品的根本前提是具有独创性,更是获得著作权保护的前提,可是由于云计算环境下作品的创作更多的表现出分工、协作以及用户参与开发创作的新特征,这必将导致创作关系的复杂化。如果只是基于独创性这个标准,那么云服务商以及云用户都有可能满足这个标准从而引发权利之争,并且基于分工和协作完成作品,也将会出现单个作品数个甚至数十个著作权人的情形。
2.作品在云计算服务模式下的著作权传播和利用问题
著作权的财产制度往往在作品的传播和利用阶段得以集中实现其价值,但是在云计算环境下,作品的传播无需复制,并且传播的集中化也使得多用户同时使用更加普及,因此传统的著作权中通过控制复制的手段已经初见不适。最终将会导致著作权人不能通过出卖复制文档或者收取许可费用获得财产上的利益。
三、云计算环境下我国著作权制度的几点完善建议
(一)在《著作权法》中明确云服务商和云用户各自享有的著作权范围以及各自应当承担的义务。这就可以在制度层面解决云计算服务模式下著作权归属的问题,平衡云服务商、应用软件的开发者以及云用户地位,合理分配各方的利益,削弱云服务商的在控制上的优势地位,合理扩大应用软件开发者和云用户的著作权分享的权利,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权力之争和义务推辞,以保证云计算更好的发展,更多的人享用新的科技成果。
(二)加强著作权的限制,扩大法定许可的范围。云计算环境下作品的传播和利用必将会因为著作权的归属问题以及无需复制等特点,引发新的交易方式和改变原有的利益获得格局。因此,可以通过对著作权的一些限制来促进作品的流通和技术的进步,这就要适当的扩大法定许可的范围,简化交易方式,维护社会整体利益。
[ 参 考 文 献 ]
[1]林晓鹏.云计算及其关键技术问题[J].现代电子技术,2013-6-15.
[2]王太平.云计算环境下的著作权制度:挑战、机遇与未来展望[J].知识产权,2013(12).
[3]刁胜先.我国的版权法治建设的问题与建议——以云计算为主要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3(1).
[4]张耕,黄细江.略论云计算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J].法学杂志,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