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丝光是纺织品前处理的重要工序之一,由于在丝光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烧碱,使烧碱成为了整个印染加工中使用量最大的化学品。烧碱的用量不仅直接决定了纺织品加工的成本,同时残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丝光是纺织品前处理的重要工序之一,由于在丝光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烧碱,使烧碱成为了整个印染加工中使用量最大的化学品。烧碱的用量不仅直接决定了纺织品加工的成本,同时残余碱液的排放也会影响到印染厂终端污水处理的负荷。此外,碱液浓度值是丝光工艺的关键参数,它直接关系到纺织品加工的质量及丝光处理的效果。因此,本文对碱液浓度检测和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希望通过碱液的快速在线检测技术,来有效的降低碱液的排放量,实现节约烧碱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丝光加工的质量,从而促进整个染整行业向着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本系统分别采用比重法、差压法和电导法对碱液浓度进行检测。比重法检测装置由力学传感器和浮子组成,基于阿基米德原理对溶液浓度变化所引起的浮子受力变化信号进行采集。差压法是基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与参考溶液对差压传感器产生的压力差进行测量。这两种方法不能直接地测量碱液浓度,都是通过测量碱液的密度从而间接得到碱液浓度值。因此在前期工作中,我们进行了碱液浓度滴定实验,通过实验得到碱液浓度与密度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电导法是基于电磁感应来测量电解质溶液电导率的变化,通过查阅相关表格可以得到电导率与浓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系统还建立温度补偿,以减少环境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对浓度检测机构进行优化,避免零负载时损坏传感器。此外,系统采用PLC作为系统的控制核心,采用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对浓度偏差信号进行调节并作用于电磁阀,从而控制浓碱和水的流量,使碱槽中的碱液浓度始终保持在工艺浓度要求范围内。
通过对碱液浓度测控系统的研究可以有效的降低了传统人工滴定引入的误差,提高了纺织品加工的质量,具有实时性,能够满足企业连续生产的要求。此外,有效降低了碱液的排放,节约生产成本,减少了排放终端污水处理的负荷。即具有经济价值,又具有环保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以某大口径抛物面天线为研究对象,主要开展了两大方面的研究工作:日照环境下抛物面天线的温度效应分析;基于遗传算法的固定数目的温度传感器优化布置。日照环境下抛物面天线
大量研究表明,拉深成形过程中的摩擦学行为对模具寿命、成形件质量、工艺性能均具有显著影响,且摩擦学行为是随着时间和空间变化的二元函数,在模具表面存在理论上的最优摩擦系数
【摘要】PBL教学法是指有助于在问题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通过临床问题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有效掌握所学知识。本文着重探讨PBL教学法在药物应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PBL教学法 药物应用 护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 -0196-02 将PBL教学法渗透到护理教育以及医学教育中已经成为一项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 -0198-01 数学是初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它由代数和几何两部分组成。虽然小学高年级已引入了一些代数和几何的初步知识,但为了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有必要抓好初一数学的入门教学。 从初一数学教材看,知识结构出现了两大飞跃:一是负数的引入,完成了有理数域的建立;二是从具体的数过渡到以字母代表数,体现了由
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CAPP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广泛关注,工艺决策是CAPP系统中最重要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了CAPP系统中工艺决策的智能化问题,包括工艺加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 -0195-02 所谓“学问”就是既要学又要问,只有会问才能会学,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索和催化剂,是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的重要引擎。但是,如果仔细审视当前的语文教学课堂,学生问题意识淡薄,提问能力欠缺,不会提问、不敢提问、不爱提问的现象非常普遍。大多数的语文课堂,还是教师把握着提问的主动权,老师主宰着提问的
磷酸二氢钾系石家庄市化工一厂产品,供医药和化学试剂用。自1969年石家庄市郊槐底大队在农作物上试用成功后,今年在石家庄市郊小麦上推广,结合治锈喷施近8万亩。1969年槐底
【摘要】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是班级管理的核心。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能否理性、积极而有效地及时调整全体学生的态度与行为,直接关系到能否促进使学生朝着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方向发展。因此,加强对班级的管理,是需要引起班主任高度重视的新命题。 【关键词】班主任 班级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 -0200-02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 -0195-01 俗话说文史一家,本人在长期执教高中历史的过程中,对此体会颇深,就自己从解读文字说历史方面的实践略举几例与大家分享。 在讲述犁耕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转型中的历史作用时,先是写下“牺牲”两字要同学们解读牺牲的含义,并观察这两字左偏旁均为牛字说明了什么。在解读这两个字的基础上同学们认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