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G protein-coupled bile acid receptor 1,GPBAR1)的水平,探讨GPBAR1水平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为早期评估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自2019年3月至2021年1月期间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医院消化内科的5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健康体检人群28例作为对照组。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G protein-coupled bile acid receptor 1,GPBAR1)的水平,探讨GPBAR1水平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为早期评估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自2019年3月至2021年1月期间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医院消化内科的5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健康体检人群28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基础资料和入院时的化验,采集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时和对照组空腹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GPBAR1浓度。评估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和胸腔积液情况,观察GPBAR1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探讨血清GPBAR1水平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1.急性胰腺炎组血清中GPBAR1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2.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血清GPBAR1水平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呈负相关(P<0.05),与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中性粒细胞比例,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血淀粉酶,钙离子,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蛋白(albumin,ALB)无相关关系(P>0.05)。3.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血清GPBAR1水平显著低于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P<0.05)。SAP血清GPBAR1水平低于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oderate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MSAP血清GPBAR1水平低于MAP,但是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4.急性胰腺炎并发SIRS组血清GPBAR1水平低于无SIRS组(P<0.05)。5.急性胰腺炎并发胸腔积液组血清GPBAR1水平低于无胸腔积液组(P<0.05)。结论:1.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GPBAR1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2.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GPBAR1水平与CRP呈负相关。3.血清GPBAR1水平是早期反映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的指标,重症、并发SIRS和并发胸腔积液的情况下血清GPBAR1水平更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Schatzker IV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膝关节韧带、半月板损伤的发病规律及损伤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39例Schatzker IV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30例,女9例;年龄15~64岁,平均40.4岁。根据Wahlquist分型将39例Schatzker IV型胫骨平台骨折分为3个亚型;对39例Schatzker IV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合并膝
目的:回顾性分析10年期间103例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患者的住院资料,了解河北地区慢性胰腺炎病因分布及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丰富CP数据库。方法:通过河北省人民医院电子病例系统查阅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住院的确诊为慢性胰腺炎患者103例,参照我国2018年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CP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相关性。方法:连续选取2017年9月至2021年3月期间就诊于我院行首次PCI治疗且术后10-12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
世界范围内肥胖的发生率在逐年升高并趋于年轻化,与肥胖相关的睡眠呼吸障碍也日益成为危害公共健康的问题。肥胖相关的呼吸障碍不仅和肥胖病人呼吸的机械性负荷增加有关,还和中枢呼吸驱动力减弱,以及瘦素(leptin)信号通路障碍或瘦素抵抗密切相关,但其作用靶点和分子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leptin是一种主要由白色脂肪分泌的小分子激素,其主要通过b亚型受体(leptin receptor-b,Lep Rb)激
目的:明确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的水平及分布差异,讨论血清25羟维生素D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并分析影响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在我院确诊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有无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分为2型糖尿病未合并大血管病变组(T2DM组,n=50)和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T2DM+MVD组,n=50)。收集上述患者的一般资料,并
目的:近年来中国人群中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等代谢性疾病发病率显著增高,其主要临床后果是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代谢综合征的核心是胰岛素抵抗以及高胰岛素血症。尽管有多项研究证实高血糖对血管内皮功能存在损害,但是对于高胰岛素血症是否损害内皮功能,目前尚未明确。本研究目的在于分析高胰岛素血症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并对其相关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第一部分临床研究: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
目的:探讨患者血浆omentin-1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周围动脉疾病(PAD)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20年6月-2020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58例,依据超声及踝肱指数(ABI)结果将患者分为糖尿病无PAD患者(T2DM,n=20例),以及糖尿病合并PAD患者(T2DM+PAD,n=38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BMI、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
目的:1.探讨3.0 T磁共振常规平扫(T1WI、T2WI和DWI)及3D-LAVA动态对比增强检查对于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性能。2.定量评估局灶性肝脏良、恶性病灶DWI和IVIM成像的参数。3.分析肝脏局灶性病灶的相对增强比与DWI和IVIM成像的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75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共96个病灶)的影像资料(包括恶性病变
目的:卟啉病是血红素合成过程中酶活性异常导致的代谢性疾病,多由遗传突变引起。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cute intermittent porphyria AIP)是其中一种,由于编码胆色素原脱氨酶(Porphobilinogen deaminase PBGD),或称羟甲基胆素合成酶(Hydroxymethylbilance synthase HMBS)的基因发生突变,酶活性降低乃至缺失引起的一种常染
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 disease,FLD)作为如今全球第一大肝脏疾病,对人类的健康与生命造成了极大的挑战,然而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FLD的有效治疗药物或手段。近年来,生物活性肽由于其来源广泛、种类众多以及营养调节作用良好等特点在食品、医疗等领域备受关注,其中玉米肽所具有的保肝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所证实,为改善FLD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本研究以高脂饮食的方式建立FLD大鼠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