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剂量的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分析丹红注射液在预防TKA术后DVT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从而降低低分子肝素的用量,减少低分子肝素的副作用,为临床中进一步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将58例行TKA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A组:西药组、B组:中西药组、C组:中西药减量组。A组18例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4100u)预防;B组20例行20mL丹红注射液加入0.9%氯化钠250m1静滴联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4100u)预防;C组20例行20mL丹红注射液加入0.9%氯化钠250m1静滴联合低分子肝素钙(2000u)预防。三组患者入院时行常规检查;所有患者围手术期采用统一的治疗措施。统计术后引流量、凝血五项及大小腿周径差(与术前对比)、疼痛、瘀斑面积及双下肢动静脉彩超检查等,观察是否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所有数据用Spssl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B组和C组在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在术后引流量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和C组在术后疼痛、肿胀及瘀斑面积方面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在术后疼痛、肿胀及瘀斑面积方面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和C组在凝血五项方面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在凝血五项方面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标准,术后三组患者中共发生DVT11例,血栓均发生在患侧肢体发生率为19.0%。A组7例,发生率为38.9%,B组2例,发生率为10.0%,C组2例,发生率为10.0%;经统计学分析,B组和C组在血栓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在血栓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中未出现肺栓塞(PTE)及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入院时与术后肝肾功能检查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所有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剂量的低分子肝素能明显改善术后凝血五项的数值,具有明显的抗栓作用,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可以明显减少术后出血量,减轻膝关节处肿胀、瘀斑面积及疼痛,降低了低分子肝素的副作用。三组试验均未见全身和局部不良反应,说明丹红注射液是一个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的药物,联合低剂量的低分子肝素能明显降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减少低分子肝素的副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