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钢管构架避雷针结构风致动力响应分析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kl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与生产力的提高,全国各地对于电能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近年来,我国电力工业不断发展,电网规模也进一步扩大。为了保障变电站在雷雨恶劣天气下的安全与稳定运行,工程应用中通过安装独立避雷针将雷电流导入大地,以保护变电设备及其附属设施免遭过电压损坏。避雷针作为高耸结构,具有较大的长细比与较低的抗弯刚度,风荷载易使这类柔性结构频繁而强烈振动。钢管构架避雷针的圆形断面与传统的四角钢、三角钢相比,更易使结构在低风速下形成规则的漩涡脱落,进而发生横风向的涡激共振,同时当前规范未充分考虑脉动风特性,顺风向与横风向的往复荷载在长期作用下易使结构连接处的机械强度降低,甚至会使结构在薄弱位置处产生裂缝甚至断裂。近年来避雷针结构倒塌事故频繁发生,安全隐患重大。本文采用风洞试验结合现场实测等方式分析变电站钢管构架避雷针风荷载下振动特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所示:(1)为考虑避雷针顶端圆形截面的雷诺数效应与风荷载特性,设计并制作与顶部截面对应的足尺刚性测力模型与缩尺比为1:5的缩尺刚性测力模型,两端安装直径长五倍的端板以消除端部效应。湖南大学HD-2风洞高速试验段中模拟风场,试验风速设定0.5m/s至20m/s,分别测试了上述刚性模型在均匀流场、紊流度3.5%、紊流度6.5%三种风场下对顺风向与横风向底部荷载响应。并进一步研究了紊流度、雷诺数对避雷针风荷载参数中较为重要的斯托罗哈数,阻力系数,升力系数的影响。(2)本论文工程背景为新疆阿克苏渭干(库车南郊)某220KV高压变电站联合钢管构架避雷针,地处西北风环境复杂。为研究不同支座条件对避雷针结构动力特性与风荷载特性的影响,建立典型联合钢管构架避雷针、固定单悬臂钢管避雷针及A型底柱钢管避雷针的ANSYS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动力特性对比分析。同时参考欧洲规范计算分析不同类型变电站钢管构架避雷针的起振临界风速、雷诺数、涡振振幅等涡激共振相关参数。(3)为更真实地模拟大气边界层紊流对避雷针特殊结构的影响,以新疆阿克苏渭干(库车南郊)变电站典型独立避雷针为原型,设计并制作了气弹模型。动力标定完成后进行均匀流场、紊流度3.5%、紊流度6.5%三种风场下的风洞试验,得到气弹模型在顺风向与横风向的底部荷载响应、顶部加速与位移响应,详尽对比分析各响应的脉动特性与频谱特性,计算避雷针结构顺风向荷载风振系数与位移风振系数,为规范取值提出相应的评价与建议。(4)实地考察阿克苏渭干(库车南郊)变电站工程现场,采用风速采集仪测得典型高度处变电站现场的风环境数据。在不同类型变电站钢管构架避雷针的顺风向与横风向不同高度处安装加速度传感器,通过锤击自由振动法与风环境激励法研究现场典型钢管避雷针动力特性,并对模态频率、模态阻尼比等参数进行详尽对比分析,并选取典型变电站独立钢管避雷针进行TMD方案设计。
其他文献
随着航空飞机性能的提升和减重需求的增加,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新一代飞机应用占比越来越大,而复合材料高制造成本的劣势也越来越突出。树脂转移模塑成型(Resin Transfer Molding,RTM)工艺作为一种最具代表性的低成本高质量制造工艺,已成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主导工艺技术之一。为解决目前RTM工艺参数设计需进行大量试验改进,成本高且效率低,并且成型制件报废率高等问题,本文考虑了非等温充
随着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各种新式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不断涌现。“百变户型”等为代表的大跨度、大开间与建筑空间布置灵活的建筑产品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产业发展趋势,对现有的装配式叠合楼板在跨度、刚度以及工业化生产与拼装效率、质量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一种采用新型密拼缝连接的预应力双向叠合楼板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数值分析、理论分析等方法对其板带以及区格板受力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有:(1)设计
开展娘子关泉域岩溶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可为泉域内岩溶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有效保护提供技术支持,对泉域内的经济社会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次娘子关泉域岩溶地下水脆弱性评价采用迭置指数法。水质脆弱性评价的指数为地下水埋深D、入渗补给量R、土壤介质S、地形坡度T_g、土地利用类型L、上覆岩层O和含水层富水性A。水量脆弱性评价的指数为入渗补给量R,地下水开采系数C、含水层厚度T_k和含
孔隙水是大同市生产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大同市盆地区是全市核心区域,近年来大量工业、企业聚集于此,导致整体生态状况恶化,目前面临着地下水超采、水污染等水环境问题,如何有效的开发、利用地下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该区域开展孔隙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演化与发展规律研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大同市盆地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水化学分析、离子分析理论及水文地球化
药物递送系统相较于传统给药方式,能显著改善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直接给药到人体组织病灶处,提升药物的利用率,而将两种或多种药物组合构建成多重药物递送系统,可以更好发挥药物之间的协同治疗作用。静电纺丝技术是目前研究最广泛,也是构建药物递送系统最为简单方便的方法,通过灵活的纺丝方式,能制备出满足不同治疗需求的多重药物递送系统。本文以真菌感染伤口修复为应用背景,通过静电纺丝技术设计制备出两种分别负载不同
聚合诱导自组装(PISA)由于可以原位合成高浓度的各种形貌的聚合物纳米粒子,已发展成为高效制备聚合物纳米胶束的一种重要方法。原位溴-碘转换“活性”自由基聚合(LRP)方法是一种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体系中的烷基溴引发剂与碘化钠在聚合体系中发生亲核取代反应而原位生成烷基碘来调控单体聚合的新型LRP方法。该方法不需要使用ATRP体系中的过渡金属催化剂,避免了聚合物中金属残留对其实际应用的限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国建造”的概念,装配式建筑作为完成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建造的重要抓手,迎来快速发展与研究热潮。相对传统现浇式建筑而言,装配式建筑增加了构件厂商生产加工、物流运输环节,具备设计装修一体化、构件加工产业化、现场作业拼装化的特征,与传统建筑生产方式存在较大区别。但目前装配式建造的管理仍主要沿用传统管理模式,在推行过程中出现了质量通病多、成本增量大、装配速度慢等问
电磁离子回旋波是内磁层中一种重要的等离子体波,由离子速度分布各向异性激发,能与空间中的带电粒子发生共振相互作用,使粒子发生投掷角散射和能量变化。通常默认空间等离子体中含有电子、氢离子、氦离子和氧离子四种成分。氮离子含量较少,且质量接近氧离子,所以往往被忽略或视为氧离子。但最新研究表明这种忽略有时并不合理。等离子体含有氮离子,会使电磁离子回旋波出现很多新特征,这也会影响到与辐射带粒子的回旋共振,故需
国内城市紧凑型全地面起重机尚处于空白,从技术角度,起重机整机优化技术尚属于起步阶段,起重机早期处于模仿国外起重机设计的阶段,近年来才开始逐步自主研发整机优化技术。轮式起重机系统复杂,国内行业长久以来缺少专用起重机整机布局优化方法,无法实现多目标、全工况优化分析。当前起重机各部件独立设计,大部分都以极限载荷工况验算为主,但各部件极限工况不统一,计算载荷无法传递,部件之间的影响也无法考虑,优化结果的有
在能源日益紧缺的当下,合理、高效的能源利用成为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各种能源的使用大都存在着热量的散失,对于废热的有效利用可以大幅度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