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3(1+z)Sb2-xPb/Snx化合物的制备和热电性能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796766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能源日益紧缺的当下,合理、高效的能源利用成为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各种能源的使用大都存在着热量的散失,对于废热的有效利用可以大幅度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热电材料是一种能源转化材料,通过热电转换技术能够实现热能与电能之间的直接转化,可以对废热进行有效的回收和利用。在众多热电材料的体系中,本征Mg3Sb2化合物由于具有较高的Seebeck系数,较低的热导率,且成本低廉,组成元素无毒性等特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Mg3Sb2化合物的迁移率和电导率较低,导致其热电优值ZT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提高Mg3Sb2化合物的热电性能的方法主要是提高其电输运性能。本研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探索了Pb/Sn的掺杂对于基体材料能带结构的影响,并结合实验结果,阐明了Pb/Sn掺杂本征Mg3Sb2化合物对其电、热输运性能的规律。在DFT计算方面,分别计算本征结构Mg24Sb16以及Pb/Sn掺杂的Mg24Sb15Pb/Sn化合物电子结构。计算结果显示,掺杂结构的载流子价带态密度有效质量略有增加,会使掺杂后材料产生了迁移率减小的趋势。在实验方面,由于Mg元素的高饱和蒸汽压和化学反应活性,首先探究Mg含量对Mg3Sb2热电性能的影响规律,实现Mg元素的精确控制。分别改变Mg的添加量(Mg元素过量z=0,0.02,0.04,0.06,0.08),通过固相反应/球磨结合放电等离子体烧结制备未掺杂的Mg3(1+z)Sb2样品。其中z=0.02,0.04样品存在Mg空位VMg’’,为p型传导;而z=0.06,0.08样品中存在间隙Mg(Mgi),为n型传导。所有五组样品中,z=0.04的成分Mg3(1+0.04)Sb2最接近理论上的本征p型化合物的性能。在制备的本征化合物基础上,进行Pb/Sn的掺杂,制备Mg3(1+0.04)Sb2-xPbx(x=0.01,0.02)和Mg3(1+0.04)Sb2-ySny(y=0.01,0.02)样品。相比于本征化合物,Pb的掺杂减少了Mg空位浓度,减弱了载流子的离化杂质散射,从而使Pb掺杂样品在小幅提升载流子浓度的同时显著地提高了迁移率,使得Pb掺杂样品在较小幅度降低Seebeck系数的同时大幅度提升了电导率,从而使得其功率因子在中低温(300-500 K)条件下得到明显优化;对于Sn掺杂的样品,载流子浓度大幅度升高,但Sn的掺杂并未减少Mg空位浓度,引起了迁移率的降低,使得电导率略有提高,优化效果弱于Pb掺杂样品。同时,载流子浓度的增加使得Seebeck系数明显降低,也导致功率因子的优化程度有限,只有掺杂量为0.01时的样品超过了未掺杂样品。而对于掺杂样品的热输运性能方面,由于Pb的掺杂,在晶胞中形成点缺陷,引起了晶格周期势场的变化,增加了声子散射,从而降低了晶格热导率,一定程度地改善了热输运性能。综合电、热输运性能,在中低温范围内(300-500 K),热电优值ZT明显提高;但随着温度升高,优化效果减弱。此外,针对本征材料及低载流子浓度材料出现的本征激发现象,根据实验测试结果结合理论推导,在450-500 K附近,本研究体系材料开始产生明显的本征激发现象。本论文提出了一种预测本征激发现象的判断方法。
其他文献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搭接连接是一种常见的钢筋连接方式,由于其施工方便、可靠性较高等特点,在实际工程中被广泛地使用。在钢筋搭接中,搭接钢筋与其周围混凝土的粘结应力使得搭接钢筋之间能够实现应力的转移与传递。而钢筋的粘结应力受许多参数影响,例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搭接钢筋间距、横向钢筋约束以及钢筋和混凝土的材料性能等。根据被搭接的钢筋之间是否彼此接触,搭接连接可分为接触搭接和间接搭接两种形式。自上世纪中期
随着航空飞机性能的提升和减重需求的增加,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新一代飞机应用占比越来越大,而复合材料高制造成本的劣势也越来越突出。树脂转移模塑成型(Resin Transfer Molding,RTM)工艺作为一种最具代表性的低成本高质量制造工艺,已成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主导工艺技术之一。为解决目前RTM工艺参数设计需进行大量试验改进,成本高且效率低,并且成型制件报废率高等问题,本文考虑了非等温充
随着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各种新式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不断涌现。“百变户型”等为代表的大跨度、大开间与建筑空间布置灵活的建筑产品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产业发展趋势,对现有的装配式叠合楼板在跨度、刚度以及工业化生产与拼装效率、质量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一种采用新型密拼缝连接的预应力双向叠合楼板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数值分析、理论分析等方法对其板带以及区格板受力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有:(1)设计
开展娘子关泉域岩溶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可为泉域内岩溶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有效保护提供技术支持,对泉域内的经济社会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次娘子关泉域岩溶地下水脆弱性评价采用迭置指数法。水质脆弱性评价的指数为地下水埋深D、入渗补给量R、土壤介质S、地形坡度T_g、土地利用类型L、上覆岩层O和含水层富水性A。水量脆弱性评价的指数为入渗补给量R,地下水开采系数C、含水层厚度T_k和含
孔隙水是大同市生产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大同市盆地区是全市核心区域,近年来大量工业、企业聚集于此,导致整体生态状况恶化,目前面临着地下水超采、水污染等水环境问题,如何有效的开发、利用地下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该区域开展孔隙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演化与发展规律研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大同市盆地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水化学分析、离子分析理论及水文地球化
药物递送系统相较于传统给药方式,能显著改善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直接给药到人体组织病灶处,提升药物的利用率,而将两种或多种药物组合构建成多重药物递送系统,可以更好发挥药物之间的协同治疗作用。静电纺丝技术是目前研究最广泛,也是构建药物递送系统最为简单方便的方法,通过灵活的纺丝方式,能制备出满足不同治疗需求的多重药物递送系统。本文以真菌感染伤口修复为应用背景,通过静电纺丝技术设计制备出两种分别负载不同
聚合诱导自组装(PISA)由于可以原位合成高浓度的各种形貌的聚合物纳米粒子,已发展成为高效制备聚合物纳米胶束的一种重要方法。原位溴-碘转换“活性”自由基聚合(LRP)方法是一种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体系中的烷基溴引发剂与碘化钠在聚合体系中发生亲核取代反应而原位生成烷基碘来调控单体聚合的新型LRP方法。该方法不需要使用ATRP体系中的过渡金属催化剂,避免了聚合物中金属残留对其实际应用的限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国建造”的概念,装配式建筑作为完成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建造的重要抓手,迎来快速发展与研究热潮。相对传统现浇式建筑而言,装配式建筑增加了构件厂商生产加工、物流运输环节,具备设计装修一体化、构件加工产业化、现场作业拼装化的特征,与传统建筑生产方式存在较大区别。但目前装配式建造的管理仍主要沿用传统管理模式,在推行过程中出现了质量通病多、成本增量大、装配速度慢等问
电磁离子回旋波是内磁层中一种重要的等离子体波,由离子速度分布各向异性激发,能与空间中的带电粒子发生共振相互作用,使粒子发生投掷角散射和能量变化。通常默认空间等离子体中含有电子、氢离子、氦离子和氧离子四种成分。氮离子含量较少,且质量接近氧离子,所以往往被忽略或视为氧离子。但最新研究表明这种忽略有时并不合理。等离子体含有氮离子,会使电磁离子回旋波出现很多新特征,这也会影响到与辐射带粒子的回旋共振,故需
国内城市紧凑型全地面起重机尚处于空白,从技术角度,起重机整机优化技术尚属于起步阶段,起重机早期处于模仿国外起重机设计的阶段,近年来才开始逐步自主研发整机优化技术。轮式起重机系统复杂,国内行业长久以来缺少专用起重机整机布局优化方法,无法实现多目标、全工况优化分析。当前起重机各部件独立设计,大部分都以极限载荷工况验算为主,但各部件极限工况不统一,计算载荷无法传递,部件之间的影响也无法考虑,优化结果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