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于创新的内生增长理论表明,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长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为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由要素驱动型转向创新驱动型已成为必经之路。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迄今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出口目的地对企业的生产率存在不同的影响,然而只有极少数外国学者从创新的角度对出口目的地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而自主创新能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创新的内生增长理论表明,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长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为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由要素驱动型转向创新驱动型已成为必经之路。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迄今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出口目的地对企业的生产率存在不同的影响,然而只有极少数外国学者从创新的角度对出口目的地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而自主创新能力关乎到企业的长期成长潜力,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基于此,本文旨在利用我国的微观企业数据,研究不同的出口目的地对中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所产生的影响。本文在创新驱动的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下,提出了出口目的地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在内生增长理论中,企业的创新激励来自于垄断利润,竞争程度过高反而可能造成创新激励不足,不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而同时,借助加成定价指标,我们也发现企业在不同出口目的地所面临的竞争程度不同。由此,我们认为,出口目的地的不同,由于市场竞争程度不同所带来的企业创新激励不同,从而对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进一步,本文利用我国微观企业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其结果支持了理论预期。具体而言,本文在对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进出口数据库进行匹配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2000-2013年612家连续14年出口企业的面板数据;同时分别用新产品产值比重与专利数两个指标衡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从实证上检验了出口目的地对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所产生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总体而言,高收入目的地出口比重的增加无助于提升中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而低收入目的地出口比重的增加则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从影响机制来看,高收入目的地出口比重越大,企业加成定价越低;而低收入目的地的出口比重越大,企业加成定价越高,这意味着相对于竞争激烈的高收入目的地,在低收入目的地市场,我国出口产品所面临的市场竞争程度较小;同时,我们也发现加成定价所衡量的市场平均竞争程度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成负相关,即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会因其面临的市场竞争程度加剧而减弱。综上,本文认为由于企业出口目的地不同,所面临的平均市场竞争程度不同,出口到高收入目的地市场比重较大的企业加成定价低,无助于激励企业创新;而出口到低收入目的地市场比重更大的企业加成定价高,有利于增加创新激励,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奇迹震惊了世界,截止2018年末,共有120家中国企业登上了世界500强的榜单,先前有人诟病中国企业的“大而不强”,变成了近年来中国企业在高铁技术,5G通讯,工程机械,互联网领域的快速追赶甚至超越。许多行业的后发企业自建立起就不断面临缺资本,缺技术,缺人才,缺政策的不利局面,在这种背景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企业是非常不容易的。在当前环境中,国家号召国内企业“走出去”,除去有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中的“缺陷”仅包括由于生产、设计和制造等原因对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存在不合理危险或者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只涉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未考虑环保安全。环保标准的缺失使得我国汽车缺陷召回不包括环保召回,进而造成机动车环境保护召回法律制度在立法上长期缺失。环境污染的加重使人们意识到机动车尾气污染已经成为空气主要污染源之一,必须从源头上加以管控,机动车环境保护召回便是有效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同时面临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冲击等因素带来的挑战,银行业的经营环境日益错综复杂,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客户历来都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如何牢牢地把握住这一重要资源,是商业银行赢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如何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进而提升其满意度,已经成为许多银行经营管理者所关注的重点。作为银行直接对外服务的窗口,客户服务中心代表的是银行形象,其服
十九大报告指出,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升人民满意度,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需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标准化理论在政府治理中逐渐被引用,是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提升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被视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取得了重大成果。企业登记注册工作是市场监管部门的法定职责之一,伴随着商业产生而诞生,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走上了与西方商事登记制
本文研究了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情绪对我国科创板股票IPO价格及收益率的影响。区别于其他股票市场,科创板具有突破性的上市审核、发行承销、二级市场交易、资本运作以及退市等方面的制度,本文猜想投资者情绪对科创板新股的首发价格和收益率的影响作用可能不同于其他股票市场。为了验证这个猜想,本文首先梳理了已有研究对投资者情绪代理指标的构建方法,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分析了投资者情绪对股票IPO价格和收益率的影响机制,。
借壳上市作为企业上市的途径之一,在2013年的IPO上市趋紧后数量不断增多。业绩承诺是借壳方对置入资产后续盈利能力的保证,为保护中小投资者、提升投资者信心并推动借壳上市的顺利成功,更是得到了广泛应用。在2013-2016年,每年借壳上市公司签订业绩补偿协议的比例均在90%以上。2015年,随着大量业绩承诺到期,业绩承诺的未完成率屡创新高,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也一再受损。这引发人们的思考:业绩承诺能否有
近年来,随着中国政府“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许多中资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开始投资经营海外项目。在经营海外项目的诸多企业中,有色金属企业因其资源的稀缺性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有色金属企业海外项目主要是以EPC方式进行承包。与一般的项目相比,EPC项目通常周期长,而且项目投资成本比较高。经过多年的市场竞争,中国有色金属企业在海外EPC项目投资经营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面临着诸多风险,其中财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日渐完善与社会各方面在面对侵权事件时维权意识的进一步提高,企业面临的讼案件日趋频繁。诉讼风险作为被起诉企业外部风险的组成部分,不仅可能会招致股东的潜在赔偿要求,还会对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产生冲击。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法律风险成为企业管理策略的重要内容之一。诉讼风险的产生由多种因素构成,已有研究表明:较为激进的战略决策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的不确定性,此时由其他利益相关者或
举世瞩目的中美贸易战旷日持久。经过两国政府多轮艰难谈判,至今悬而未决。此前,恐无人预计得到,中美两个大国之间对于贸易争端的谈判将如此艰难,对世界经济复苏的影响将如此之大。2019年10月,中美贸易代表团再次在华盛顿磋商,似乎取得一些进展,但前景依然不明朗。在中美合作与竞争关系共存的情况下,中美经贸摩擦与双边关系走向引人深思。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因此重新审视历史中贸易战时各国的情况和应对措施是具有实
研发投入作为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基础,其决策成为企业管理者基于长短期利益需要做出的关键决策之一。宏观层面上,我国的研发投入虽持增长性趋势,但企业层面上研发投入差距逐步拉大。研发投入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创新网络化时代,企业独立开展创新面临高风险性,迫使企业寻求网络合作,因而创新网络成为企业开展合作创新的重要依托。企业嵌入创新网络中,其经济行为与其他网络成员紧密关联,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