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HP(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非HP感染不同慢性胃病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水平及其水平的变化规律,探讨HP感染慢性胃病患者血清PG水平变化与即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肠型胃癌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的相关性,为早期胃癌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对经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筛选的4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HP感染相关的29例,非HP感染相关的11例);27例萎缩性胃炎患者(HP感染相关的18例,非HP感染相关的9例);28例胃息肉患者;22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PG水平进行了平行检测,观察不同疾病组患者PG水平变化情况;与此同时亦对HP感染相关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患者及非HP感染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患者外周血中PG水平进行了测定,观察HP感染对PG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在健康对照组、浅表性胃炎、胃息肉、萎缩性胃炎(CAG)到胃癌组PGI含量逐渐降低,除健康组外,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从胃息肉、浅表性胃炎、CAG到胃癌组PGⅡ浓度逐渐升高,各组间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浅表性胃炎、胃息肉、CAG到胃癌组,各组PGI/PGⅡ值也逐渐降低,各组间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HP感染相关萎缩性胃炎患者外周血中PGI水平与非HP感染萎缩性胃炎组有差异,PGⅡ水平明显高,PGI/PGⅡ比值明显降低(P<0.05,P<0.05)。结论:HP慢性感染引起胃粘膜萎缩继而影响PG蛋白的表达,其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当胃粘膜发生严重萎缩或癌变后,胃粘膜细胞分泌能力明显下降,导致血清PG水平的明显减低。PGI和PGI/PGⅡ水平明显减低,应注意早期胃癌的发生,临床上对早期胃癌的发现及诊断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