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sjf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在推进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微观企业作为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拉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载体。而如何借助内部薪酬差距挖掘有效的激励机制是经济学与管理学领域研究关注的热点与重点。依据锦标赛理论,内部薪酬差距能够有效发挥薪酬契约的激励作用;但行为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内部薪酬差距反而会抑制薪酬契约激励的效果与效率。因而,当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期的关口,厘清内部薪酬差距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探寻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的生产力属性决定了企业内部不同群体对生产力水平的贡献具有显著差异,从而会产生内部薪酬差距。因而,依据人力资本理论的内容,探讨企业内部不同人员之间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揭示内部薪酬差距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必要途径。同时,在中国经济转轨阶段,产权性质与高管权力对高管的薪酬契约具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在将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与经营业绩相挂钩的改革政策以及一系列“限薪令”并存的背景下,国资委于2019年6月进一步印发的《国务院国资委授权放权清单(2019年版)》支持中央企业所属企业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实行市场化薪酬分配制度。同时,对于政府“限薪令”的实施对内部薪酬差距的激励效果也未能形成统一结论。另一方面,当上市公司管理层权力过度膨胀时,锦标赛薪酬激励制度也会相应地被削弱。有鉴于此,聚焦于内部薪酬差距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视角,本文主要致力于解决以下问题:第一,考察内部薪酬差距的加大是促进还是抑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第二,依据人力资本理论,探讨内部薪酬差距的不同构成能否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不同人力资本的影响效果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第三,辨析产权性质以及CEO权力是否在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围绕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为以下七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阐述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论文主要的创新点;第二章是文献综述,梳理与回顾内部薪酬差距经济后果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并归纳现有文献的不足与明晰本文的研究方向;第三章简要阐释锦标赛理论、行为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产权理论和管理层权力理论的基本内容,并围绕本文的研究主题阐释理论框架;第四章、第五章以及第六章是实证检验部分;其中,第四章分别依据锦标赛理论与行为理论剖析与检验高管与员工之间薪酬差距和高管之间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是否呈非线性关系,以及内部薪酬差距过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情况;第五章则从人力资本的研究视角出发,探索与检验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第六章主要考察了企业产权性质与CEO权力在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是否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第七章主要包括研究结论、政策建议、研究不足以及未来研究方向。本文获取了如下主要结论:结论一:高管之间薪酬差距以及高管与员工之间薪酬差距的加大均会显著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基于锦标赛理论与行为理论的研究视角,本文分别剖析高管与员工之间薪酬差距以及高管之间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两类薪酬差距的加大均会显著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获取了支持锦标赛理论的经验证据。然而,一些学者研究发现,锦标赛理论与行为理论在内部薪酬差距的经济后果中会并存,且随着内部薪酬差距的加大,他们的解释力也会发生改变,导致内部薪酬差距对其经济后果会呈现倒U型关系,从而会影响本文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有鉴于此,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的实证检验结果并不显著,但当内部薪酬差距过大时,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显著。结论二:高管薪酬溢价和员工薪酬溢价的加大均会显著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高管薪酬溢价的影响更强;同时,非核心高管薪酬溢价与核心高管薪酬溢价的加大均会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核心高管薪酬溢价的影响更强。本文借助人力资本理论,将高管与员工之间薪酬差距分解为高管薪酬溢价与员工薪酬溢价,并将高管之间薪酬差距拆分为核心高管薪酬溢价与非核心高管薪酬溢价,探讨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上述两类薪酬差距的细分内容均会显著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同时,在高管与员工之间薪酬差距中,高管薪酬溢价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更强,而在高管之间薪酬差距中,核心高管薪酬溢价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强。结论三:企业的异质性会影响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国有产权性质和CEO权力的提升均在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中存在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本文结合中国处于经济转轨阶段的制度背景,以及引入产权理论以及高管层权力理论,探讨产权性质与CEO权力在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国有产权性质在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存在显著负向调节效应,表明国有企业中锦标赛理论的薪酬激励作用可能会被削弱。同时,CEO权力扩大在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存在显著负向调节效应,表明当CEO权力过大时,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会受到抑制。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立足中国的制度背景,拓展内部薪酬差距经济后果的理论研究。大部分学者主要聚焦于资产报酬率等短期的财务指标探讨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经营效率与效果。本文则借助十九大报告指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契机,考察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综合呈现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使用生产要素及其产出的影响,将弥补现有相关研究的不足。同时,受益于中国上市公司强制披露管理层薪酬和员工薪酬的规定,借助人力资本理论,本文将高管薪酬与员工薪酬的激励效应分解,分别探讨高管薪酬溢价与员工薪酬溢价以及核心高管薪酬溢价与非核心高管薪酬溢价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从而得以揭示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作用机制。第二,聚焦于内部薪酬差距的研究视角,系统拓展与深化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相对于宏观经济的研究视角而言,现有相关学者从微观经企业的研究视角探寻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微观企业是推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基石,而内部薪酬差距是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热点难点。本文将弥补现有相关研究的不足,探讨高管与员工之间薪酬差距以及高管之间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将揭露上述影响的内在机制,从而系统与全面深化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理论研究。第三,深化企业异质性角度在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在中国处于经济转轨阶段的背景下,在一系列“限薪令”相继出台的背景下,国有企业的内部薪酬差距会受到严格的限制;同时,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尚处于完善阶段,高管能够借助自身的权力与影响通过拉大内部薪酬差距满足其摄取私有收益的目标。本文试图探讨产权性质与CEO权力在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中的调节效应,从而将丰富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理论研究。
其他文献
供电企业关乎国计民生,承担着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供电企业面临着各种新的挑战,迫切需要转型升级。中层干部是企
对加拿大艾伯塔省2014年修订版初中科学课程计划的组成、内容设计、教育理念指导等进行梳理发现,其在科学课程内容的编排与设计、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与落实、教学指导理念的渗
探索具有奇异性质的新型碳结构,是凝聚态物理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几种新型的三维碳结构,系统的分析了它们的结构特征、稳定性以及电子性质
采用浸叶法和田间小区试验分别测定了阿维菌素与多杀霉素的混配剂对小菜蛾的增效作用和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阿维菌素与多杀霉素混配对小菜蛾具有最大增效作用的质量
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出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症状。五苓散记载于《伤寒杂病论》,是用通阳的方法治疗水肿的验方,距今已有两千多年
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发达,在此背景下,多媒体逐渐被应用于教育领域。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由于小学是教学学生基本语言文字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关
<正> 儿童丘疹性肢端皮炎(papular acrodermatitis of child-hood,PAC),由意大利米兰大学Gianotti首先报告,又称Gianotti病。该病主要侵袭儿童,其特征是颜面、四肢及臀部皮肤
<正>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课堂,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决定着教学的成功与否。但目前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一是课堂教学仍然以老师为中心,以"教"为中心。二是课堂仍然以
本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偏光显微镜(PO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以及原子力显微镜(AFM)围绕基于全同聚1-丁烯的聚合物附生结晶开展了系统研究工作。探讨了以高度取
<正>考察徽州传统木匠,发现技艺的审美自足似乎深入每位匠人的心灵世界。手艺,不仅是匠人们用来养家糊口的生存技能,也是创造物质与审美生活的双重体现,更是自我价值实现的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