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治伤巴布剂对炎性疼痛大鼠模型行为学的影响,探讨其对大鼠炎性疼痛是否有镇痛作用及对福尔马林足底炎性疼痛大鼠模型[1-2]局部肌肉组织前列腺素E2、背根神经节中Nav1.7水平的影向。方法:选择36只健康成年清洁级SD(Sprangue-Dawley系)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n=12)、模型组(n=12)及治疗组(n=12),空白对照组大鼠不予任何处理,模型组左后足底注射0.1ml福尔马林(5%),治疗组大鼠造模前1天于左后足底外敷治伤巴布剂,后左后足底注射0.1ml福尔马林(5%),观察造模后大鼠疼痛行为学反应,并以Dubuisson[3]评分方法进行记录比较。各组大鼠在指定时间点取左后足底局部肌肉组织及L3-6节段背根神经节,运用酶联免疫检测局部肌肉组织中前列腺素E2的表达水平,同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及蛋白质印迹检测Navl.7在大鼠背根神经节中的表达水平。结果:1、各组大鼠疼痛行为学表现:空白对照组大鼠无疼痛行为反应,而治疗组大鼠疼痛行为反应积分在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模型组,两者比较(P<0.01)。2、各组大鼠左后足底局部肌肉组织中前列腺素E2表达的测定:酶联免疫结果示在1d、2d、3d各时相点模型组前列腺素E2相对表达量大于治疗组,治疗组前列腺素E2相对表达量大于空白组,三组组间比较(P<0.05),三组组内于三个时相点的相对表达量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3、各组大鼠背根神经节中Navl.7mRNA表达的测定:实时荧光定量结果示在1d、2d、3d各时相点模型组Navl.7mRNA相对表达量大于治疗组,治疗组Navl.7mRNA相对表达量大于空白组,三组组间比较(P<0.01),三组组内于三个时相点的相对表达量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4、各组大鼠背根神经节中Nav1.7蛋白表达的测定:蛋白质印迹法灰度扫描结果示在1d、2d、3d各时相点模型组Nav1.7蛋白相对表达量大于治疗组,治疗组Nav1.7蛋白相对表达量大于空白组,三组组问比较(P<0.01),三组组内三个时相点的相对表达量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治伤巴布剂能缓解大鼠炎性疼痛反应,对大鼠炎性疼痛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2、治伤巴布剂能减轻福尔马林炎性疼痛模型大鼠局部肌肉组织中前列腺素E2的表达水平。3、各组大鼠背根神经节中Nav1.7均有稳定表达,而在福尔马林炎性疼痛模型中Nav1.7表达量明显增加。4、治伤巴布剂能影响福尔马林炎性疼痛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中Nav1.7表达,缓解炎性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