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身上通常具有多重身份,由于身份的多样,我们将自己看作是许多不同群体的成员,并且也归属于这些群体。身份是连接个体与社会之间的桥梁,个体成员对于他在社会中所处的某种位置的认识即为身份,因此会有很多社会因素影响到身份建构。本文选取边疆城市——乌鲁木齐市明德堂中的基督徒作为调查对象,以宗教仪式为切入点,进行关于基督徒宗教经验和宗教行为等方面资料的收集。分析基督徒的身份特征,以及他们通过何种方式来强化信徒身份,试图还原基督徒身份建构的过程。当基督徒身份确立后,基督徒与其它信仰群体在互动实践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一个不断改造,包容和融合的动态权衡过程,促使他们在努力维护人情关系的层面上坚持自己基督教的信仰。文章的绪论,论述了选题的来源与意义,从国内基督教研究,新疆基督教研究以及基督徒身份的相关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基督教相关研究综述,以此引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标等相关内容;第一章介绍了西北边陲乌鲁木齐的宗教概况,以及基督教在这里的传入发展与现状;第二章对本文的田野调查点明德堂进行了全面介绍,主要从教堂的组织,宗教活动,以及基督教信众的基本结构和信仰状况等方面进行介绍;第三章从宗教经验的角度切入,探讨基督徒的群体身份认同,基督徒的信仰动机包括:祈求自身和家庭成员身体健康,生活遭遇困难祈求解决实际苦难,以及祈求家庭幸福,与因地理因素信仰基督教等,由于基督教是一种制度型宗教,基督徒在思维方式,语言交流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会表现出特有的身份标识,通过这些特有的身份标识体现出明确的群体身份认同。第四章从基督徒的宗教生活方面入手,再现信徒们身份的强化,根据基督教有组织性的特点,分析其对信徒身份建构的作用。基督徒的宗教生活,主要包括主日聚会,祷告,受洗仪式,圣餐仪式,节日庆祝等,这些以明德堂教会为主体的宗教群体性活动,具有较强的团结功能,可以将信徒置于一种亲密的关系之中,不仅加强群体成员内部之间的感情与联系,更会加强信徒们对明德堂教会这个群体的归属感以及对基督徒群体身份的认同感,进而强化群体内部的认同。第五章是在边疆的环境下,讨论基督徒与其他信仰群体带着各自的文化特征,对他们之间的交往模式所产生的影响。第六章是对边疆地区基督徒身份的讨论,探讨基督徒身份建构的模式,以及基督徒身份对信徒的生活带来哪些方面的功能意义,并依据负面的功能意义,引发关于边疆多宗教信仰地区稳定和谐发展的思考,要避免单一身份,而重视身份的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