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社会正在经历着新的转型,正处于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国所处的这个时期的人类文化和历史背景都十分复杂,其原因在于中国在世界历史现代化进程中属于后发展国家。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一方面传统文化及计划经济下的思想仍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新形势、新观念强烈冲击着人们的思想。人们从传统的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中解放出来,从肉体到精神都获得了极大的自由,但是伴随而来也出现了部分中国人的信仰问题,尤其是思想还处于定型关键时期的大学生,这一问题显得更为严重。面对当前社会中大学生的信仰问题,我们不能恐惧,也不能退却,而只能直接面对,分析并解决这一不可逃避的现实问题。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为这一危机尽快和更好的解决贡献自己绵薄之力。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了这个问题。首先,本文阐释了信仰的具体含义,并介绍了国内外有关信仰研究的现状及信仰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本文认为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或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行动指南,它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接下来本文从不同的两个方面论述了关于信仰问题的研究现状。即:1.西方文化关于信仰的研究;2.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信仰的思想。谈及信仰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主要讲了以下几点:1.信仰可以使人摆脱寂寞的困扰;2.信仰可以帮助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3.信仰可以使人更加坚强。最后,本文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科学、高尚、健全的信仰。第二,本文对当前我国大学生的信仰现状及成因进行了比较细致地分析:本文通过直接观察法和调查问卷法两种方式对当前大学生的信仰状况作了深入调查,并针对两种调查结果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直接观察法采用了直接询问或访谈的方法,在此过程中针对当前大学生信仰状况的一些具体问题作了调查。调查问卷法以一千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的形式调查当前大学生的信仰状态。从而了解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科技一体化的环境下,外来众多思想、观念的涌入对当前我国大学生的信仰所产生的冲击。进而对当前我国大学生的信仰健康状态作出大致的分析。第三,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当前大学生信仰的重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措施:即第一要加强关于信仰问题的理论研究,第二要加强大学生信仰重建的社会环境建设,第三要加强大学生的信仰教育,第四是要充分利用当前开展的先进性教育对当前大学生的信仰进行重建。第一点讲要加强关于信仰的理论研究,具体分析了中国在整个历史进程中及世界范围内的位置和中国大学生的进行信仰选择的社会背景。第二点讲了为大学生信仰重建创设和谐的社会环境:高尚精神风尚的回归,进而找回信仰;创建和谐环境,培养社会和谐精神。第三点讲了我们要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最后讲了我们党开展的先进性教育在当前大学生信仰教育中所起的作用。综上所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社会系统各部分、各要素之间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和谐社会在构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同时,必须重视和加强精神信仰对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理想信念的导航、民族精神的凝聚和人格素养的支撑。当前的大学生在未来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将起到巨大的作用,他们是国家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人格修养及整体素质会极大地影响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然而,当前大学生的信仰问题在社会转型时期显得如此突出。因此,社会各界都必须非常重视大学生的信仰问题,解决好大学生的信仰问题,为大学生建设高尚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