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民非农化发展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cai9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念。对于我国来讲,人的发展关键在于农民发展。这一方面在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面对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存在的农民发展问题,另一方面在于目前我国农民发展问题的极端严峻性。农民非农化发展正是立足于寻求农民发展的非农化出路进行立题和破题。 本文的研究将农民限定为具有农村户口的劳动力,这是农民中观层次上的定义,其数量多于职业的农民而少于户籍的农民。农民非农化发展从非农化视角探求农民发展的出路,其含义至少包括三个相互关联、依次递进的层次,它们分别是农民的非农化职业转换、农民的城市化地域转移、农民的市民化角色转变。其中,非农化职业转换是农民非农化发展的起点和基本标志,城市化地域转移是农民非农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市民化角色转变是农民非农化发展的最终归宿。对农民非农化发展含义的界定为全文思路与框架的设计奠定了基础。三个层次的农民非农化发展分别成为论文的三个分论部分,它们和引论(前言)、总论(第一章)以及结论(结语)部分浑然一体,成就了论文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事实上,农民的非农化发展一直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伴,并不是改革以来才出现的新现象。只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改革以前的农民非农化发展受到颇多限制而表现得很不明显。改革开放以来,农民非农化有了长足发展,出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就地非农化为主的阶段和九十年代以来以异地非农化为主的阶段。 建立于二元结构基础上的劳动力高位转移以实现个人利益或家庭福利最大化理论,是我国农民非农化发展的理论来源。而我国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日渐松动的政府政策等,为农民非农化发展提供了可能的现实条件。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制度正在改革和完善之中。而政府作为制度的供给主体,无疑给农民非农化发展带来影响。这种影响是双重的,表现为一方面政府意识到非农化的意义与客观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从而转变态度调整政策(制度)为农民非农化发展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政府又对农民非农化发展顾虑重重,因而延续了习惯上的城市偏向政策,成为农民非农化发展的制约因素。这样一来,农民非农化发展虽然有了阶段性的跃升,但总体上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表现为:大规模的职业转换正在进行,地域转移逐步在发生,以身份变更为标志的角色转变还刚刚开始。
其他文献
摘 要:隨着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雾霾天气的持续危害,天然气管输将越来越快速发展,天然气管道长度急剧增长,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管输操作成本因构成复杂、不确定因素多而控制难度越来越大。传统成本预算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满足目前天然气管输成本预算管理的需要,研究适合我国天然气管输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体系对实现管输企业的降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天然气管输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体系;设
当代大学生都比较有自己的想法,想要工作没有人约束,工作时间自由,因此多数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虽然自主创业是一个比较艰辛的事情,在创业过程中还会面临许多挑战,甚至创业过
大学生的创业激情是大学生在创业具体实践中展现出来的具有积极向上的心理特征和状态,拥有较高创业激情是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激情影响因素的研
真相委员会是过渡司法中最具特色的机制。在目前存在过的所有真相委员会中,最受世人关注的当属南非的真相与和解委员会。它进一步发挥了真相委员会的功能,不仅澄清真相,更试
<正>柴璐,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海峡两岸》主持人,1999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专业,2000年进入《海峡两岸》,任编导、出镜记者。2002年《专家分析华航空难》节目获
文章在分析青少年网瘾的现状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情感教育的缺失是其主要原因之一,认为加强情感教育是防治青少年网瘾的一个有效途径,并就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情感
<正>本文所讨论的名义征收土地,主要指的是历年来已经完成对农民的房屋拆迁、土地补偿和社会保障等政策处理,但尚未得到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土地。一、名义征收土地的成因
【摘要】从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实际来看,课堂教学依旧没能很好地践行素质教育的理念,有的教师仍习惯于进行浅层的知识教学。在国内外教育研究事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广大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提出了许多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的教学概念。其中,深度学习概念的提出为我国现阶段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了不同的教学思路。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们应积极探索和研究这一教学理念对实际教学活动的指导价值,以及对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