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BA)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地球上10%以上的人口受其困扰,而且其流行率还在不断攀升。探索新的治疗策略是更好地控制哮喘的关键。近十几年来,维生素D在B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焦点。这些研究的结果证实了维生素D缺乏与哮喘患者症状改善及总体病情恶化之间的联系。通过进一步探索维生素D及其受体在哮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能够帮助人类更好的了解BA,从而为哮喘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途径。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D辅助治疗在改善成人BA治疗效果上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患者发病期间和治疗期间维生素D受体(VDR)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为临床应用维生素D辅助治疗BA提供临床实验数据支持。方法:招募本院接收的108例成人B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维生素D常规剂量治疗组(B组)、维生素D负荷剂量治疗组(C组),其中B组和C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加服400IU/d和800IU/d维生素D滴剂,在干预治疗前和治疗30天、60天和90天时检测患者ACT评分以及血清25(OH)D3、VDR、IgE、IL-4和IL-17A的水平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BA患者血清中25(OH)D3、VDR均显著低于健康人群(P<0.05),IgE、I-L4和IL-17A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血清VDR水平与患者血清25(OH)D3、IgE、IL4和IL17A呈显著相关性(P<0.05)。2、ACT评分显示,治疗90天时A组患者总控制率为75.00%,B组总控制率为83.33%,A与B两组(χ2=0.758 P=0.995,P>0.05;)两组无统计学差异。C组总控制率为86.11%,较A组(χ2=1.31 P=0.975,P>0.05)两组无统计学差异。而B组与C组比较,(χ2=0.107 P=0.99,P>0.05)两组无统计学差异。3、B组和C组患者血清25(OH)D3和VDR水平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均逐渐显著增加(P<0.05),并高于A组,呈现明显的时间和维生素D剂量依赖性;线性回归分析显示25(OH)D3和VDR呈显著正相关(r=0.78,P<0.001)。4、B组和C组患者血清IgE、IL-4和IL-17A水平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均逐渐显著降低(P<0.05),呈现明显的时间和维生素D剂量依赖性;线性回归分析显示IgE、IL-4、IL-17A与VDR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1、维生素D辅助治疗并不能够显著提高哮喘控制率,并不优于单纯常规治疗;2、维生素D能够显著增加哮喘患者VDR表达水平,抑制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可以作为控制哮喘炎症反应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