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卫过程中不法程度与不法结束误认的风险分配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41104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昆山反杀案”等的发生,对于在防卫过程中,对不法状况产生误认时,如何评价后续反击行为的性质产生了争议。我国由此产生了事前与事后两种认定不法的标准。例如在昆山案中,按照传统的事后标准,防卫人后续追砍行为显然构成假想防卫。而按照新近的事前标准,防卫人则构成正当防卫。本文的核心就在于解决这种防卫误认情况下,结果的风险到底由谁承担更加合理。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前言部分正是结合上述所提的这一风险分配难题,并以风险的创设是否可以归责于攻击者为标准,对误认的范围进行限定。进而提出本文所要处理的防卫误认主要限于不法程度与不法结束两种误认类型。第一部分,主要结合了已经发生的多个真实司法案例,总结出当面对上述两种防卫误认难题时,可能会出现的三种司法结论。第一种是最近多数倾向的观点,认定为正当防卫;第二种是当整个行为过程时间较为短凑时,倾向于认定防卫过当;第三种是事后来看,行为略有间隔时,倾向认定为一般侵害。第二部分,则详细综述了德国、日本和我国当下理论对这两种误认类型的处理方法。如德国对防卫过程中不法的误认,采取了事后标准说,但同时规定了基于惊慌失措等原因可以排除责任的法律规定。而日本对于这种基于认识错误的连续反击行为,主流意见是采取的整体认定标准。具体来说,就是把反击的第一行为与后续行为评价为一个防卫行为,同时由于第二行为造成了超出必要限度的结果,最终在整体上,评价为一个防卫过当。我国则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呼吁要唤醒正当防卫制度的适用,提倡从传统的事后标准说,转化成事前标准说,来认定是否存在正当防卫适用的前提条件。不得不说,这种思路的转变,是符合当下对正当防卫认定标准的潮流,但是笔者认为,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一味的倾向于保护防卫人的法益。第三部分,为了可以更好的对事前与事后不法认定视角进行完善,主要论述了这两种标准的目的与缺陷。采用事前标准的目的,无疑是为了站在防卫人的角度认定不法,以充分保护防卫人的法益。但这种标准,首先扭曲了事实不法与法律不法的对应;其次在真实案件中,采取这种标准也无法准确判断防卫人真实的认知范围;最后,若是一味的采用事前标准,当第三人清楚认识到攻击者已经丧失了继续侵害能力时,则第三人制止侵害的行为只能构成紧急避险。事后标准认定的目的在于,从客观上准确衡量攻击者与防卫者造成的不法状况。可这种标准,尤其是在攻击者设置了严重暴力不法的危险时,还要求防卫人处于一个冷静的角度去认识不法,难免说是对防卫人认识能力的一种苛求。这种做法的问题在于,不利于保护防卫人的权益,发挥正当防卫的作用,也不利于警示潜在的犯罪人。第四部分,则是对两种认定不法的标准进行取长补短,提出了以法益的危险程度为基准,对两种标准区分适用的观点。这种认定方式的大致思路是,当确定为法益侵害程度较低一般不法时,按照原来事后认定的标准即可。但当确定为严重不法时,就需要对行为人以事前的角度去认定不法。同时为了避免事前标准可能会导致不法认定范围过宽,就提出了要从整体上予以限定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主观上防卫人是否具有持续防卫的意思,并结合时间与空间因素,判断客观上不法是否明显中断。若却已不能从整体上将两个行为评价为一个防卫行为,则就不能再根据防卫人的认识去采取认定事前不法的标准。第五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并提出法益轻重区分适用的四个优点。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我国于2000年正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使我国养老保障体系暴露出各种缺陷和不足,与此同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基础、政策制度、设施条件等方面也都尚不完备。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国内大量学者提出,居家养老模式是最符合我国国情和政策的养老方式。本文从居家养老模式出发,提出老旧住宅中的适老化优化设计在居家养老模式中具有重要作用。笔者以环境设计专业的角度出发,运用渐进式微更新
互联网的普及率不断提高,电子智能设备不断更新,网络游戏也不断渗入到人们生活当中。刚进入高校的大学生活是他们心理和行为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也是以后步入社会的转折点,面对丰富多样琳琅满目的网络游戏吸引,如果学校和家长不对个体进行人生道路的指引,那么他们就很容易陷入网络游戏中。以往研究显示,同伴组团玩游戏是影响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重要因素,在游戏中获得的不同情绪体验与同伴关系和成瘾行为之间也存在着密不可
生物质是一种可以转化为液体燃料和碳基化学品的可再生资源。乙酰丙酸及其酯加氢制备γ-戊内酯是生物质转化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制备了系列金属掺杂的碳化钼催化剂,并通过XRD、XPS、HRTEM和H_2-TPR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在乙酰丙酸乙酯加氢制备γ-戊内酯的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利用柠檬酸与N-甲基咪唑合成的离子液体、Fe Cl_3与钼酸铵混合溶液为前驱体,制备了系列Fe掺杂Mo_2C催化剂,考
【目的】探讨MTHFD1L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阐明MTHFD1L的表达与肝癌患者免疫细胞之间的关联和对肝癌免疫浸润的影响。【方法】(1)利用生物信息学下载TCGA及Oncomine数据库中的肝癌数据并收集96例临床肝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的蜡块组织标本;(2)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96例肝癌及癌旁的蜡块标本中MTHFD1L表达情况,分析MTHFD1L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含量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之一,它经物理或化学改性后可以加工成纤维、薄膜、凝胶等各类纤维素材料。这些纤维素材料具有成本低廉、绿色环保等诸多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包装、食品、日化、医药卫生以及涂料等领域。但是,由于存在多重的氢键网络,纤维素难以进行熔融加工也不溶于普通溶剂。传统溶剂由于易污染环境和损害人体健康,已被逐渐淘汰。新型溶剂又存在溶解能力低下以及对环境要求苛刻的问题。基于
近年来,重金属污染日益恶化,造成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重金属污染易富集且难降解,即使摄入极低浓度的量也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不可挽回的伤害。离子印迹技术因其具有可预测性、高实用性和特异性等优点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旨在将离子印迹技术与不同的功能性材料相结合,充分利用各自材料的优势,制备出能快速高效、特异性识别重金属离子的新型复合材料。本文的研究内容有:1、引入荧光材料量子点,将具有良好
清代汉文涉藏诗歌是我国古典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学的珍贵财富。本文通过对清代汉文涉藏诗歌文献遗存的梳理,从民俗语言学视角出发,以2212首清代汉文涉藏诗歌为语料
四旋翼无人机作为微型飞行器的一种,由于其在性价比、性能以及可操作性等方面的优良表现,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无人机爱好者的认可,成为了微小型无人机领域内最受欢迎的无人机。随着四旋翼无人机的不断发展,它被广泛应用在社会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此同时四旋翼无人机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四旋翼无人机系统具有非线性及耦合性强的特点,并且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易受到气流或其它不明物体等外界环境的干扰,因此设计
在世界经济极速增长的同时汽车行业也在迅猛发展当中,汽车保有量极速增加使交通事故等成为社会焦点问题,所以行车安全问题更加引人关注,在主动安全系统中的自适应巡航控制可以更加有效的并合理的解决部分焦点难题,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因错误驾驶以及疲劳行车等原因所带来的交通事故,它还能够提升乘员的乘坐舒适性。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以及仿真验证对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进行研究。首先,本文以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为
为了解决未来网络增强现实、超高清视频流等服务带来的EB级移动流量需求和站点密集部署带来的严重累积干扰,业界提出了用户为中心网络(User-Centric Network,UCN),但同时也引入了巨大的调度复杂度,给实时性应用带来了挑战。近些年来一些研究利用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技术来解决复杂无线资源调度的实时性问题,其基本思想是利用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