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村社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s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社区是一个社会实体,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结构体系。农村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都可以在农村社区内反映出来,人们能够通过农村社区发现农村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社会现象,能够从农村社会生活中听到社区居民最真实的意愿。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系统科学的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自由和解放的学说,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一切科学的理论,总是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进一步的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自己。理论的大众化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所涉及的问题众多,学术界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科学命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优异学术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受市场经济的冲击,本来就意识薄弱的农村社区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很多不尽人意的现象,很多富裕起来的农村居民,由于缺乏正确的思想意识引领,低级趣味文化泛滥、封建迷信思想盛行,严重影响了农村社区思想文化领域的健康发展。加强农村社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牢固占领农村社区思想文化阵地,成为当前农村社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农村社区的结合进行深入研究,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急需解决的一个时代课题。农村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以及公共文化活动的开展,扩大了社区居民的公共文化生活领域,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农村社区的大众化创造了必要的文化条件。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开发利用现有的农村社区教育资源来向社区居民宣传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社区的发展,提高广大农村社区居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水平。通过社区文化和社区教育两种形式,借助传统民间文化活动,采取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实践活动;利用多样化的社区教育形式,充分发挥社区教育体制的作用,借鉴国外的社区教育模式。使农村社区成员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在农村社区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在农村社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注意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坚持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坚持通俗性与准确性的统一、坚持继承性与批判性的统一等问题。
其他文献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中国近270年之久,其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地制定诸项边疆民族政策,是其帝祚绵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清朝在全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所施行的一
西方节日以其“时尚、娱乐、狂欢、人性”等时代特征,并借助西方强大的经济实力,同时伴随全球化的浪潮迅速传入中国,很快赢得中国年轻一代的青睐和追捧。西方节日在中国的盛
量刑是主审法官根据犯罪人已构成犯罪的事实和其他情节,依法酌定对其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是否变更原判刑罚,或者适用何种非刑罚处置的活动。合理量刑指主审法官根据
公共图书馆将其购得的图书免费出借给读者阅览,而这种出借行为影响了著作的销路,并且间接打击作者的创造力,所以公共借阅权的提倡者主张作家有权利由其有著作权的图书在图书
我国2006年新修订的《合伙企业法》已经在2007年6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了,其中在普通的合伙企业一章中增加了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规定,实质上是引进了目前国际上流行适用的有限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进入了急剧的转型期,物业小区正是这一转型期的产物,并且已经成为城市的基本单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层民主自治,小区自治已经成为我
本文主要探讨研究的主题是:价值规律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第一种含义,以及等价交换中的商品总价格与总价值相等基本问题。   第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