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花生颈腐病病原鉴定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1361564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省的花生种植面积比较大,是中国花生主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近几年,花生颈腐病越来越重,在山东花生主要种植区已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根据调查,发现花生幼苗和衰老花生包括荚果特别容易受到侵染。一般田块平均发病率5%10%,在发病严重的地块可高达50%以上,已成为花生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花生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更好地控制病害的发生,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20072008年,采集山东省的13个县(市)苗期和成株期发病花生样本。通过室内分离发现病害主要是由颈腐病病菌引起的。选择了其中6个不同地方的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发病症状与田间病株症状一致,再分离得到了同一种病原物。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并结合其rDNA-ITS区域的序列分析,确定引起山东花生颈腐病的病原菌是棉色二孢(Diplodia gossypina)异名为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2.对花生颈腐病病菌(D. gossypina)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花生颈腐病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好,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为48,最适生长温度为2830℃,在35℃高温下培养能够产生红色色素使培养基变粉红色。光照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不大,但是长时间光照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菌丝的致死温度为52℃处理10min。3.通过5种不同的接菌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牙签接种比较适合在温室内对花生品种进行抗性鉴定的接种。采用简单可靠的牙签接种法在温室内对14个花生品种(系)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几乎所有供试花生品种(系)表现感病,而仅有一个品种表现中度抗病。4.室内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种杀菌剂和6种除草剂对花生颈腐病菌(D. gossypina)的毒力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常用杀菌剂对花生颈腐病病原菌毒力非常强。除草剂对病原菌的毒性差别很大。其中,高盖草克最好,EC50为33.2529μg·ml-1。最差的是精稳杀得,EC50高达971.5540μg·ml-1。5.对山东省花生颈腐病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在花生主产区苗期发病率高,主要危害茎基部及分枝,并与土质、气候、栽培方式密切相关。一般有两次发病高峰期,第一次出现在6月中旬,全省花生主产区普遍发生。8月中下旬以后,随着植株衰老,病情缓慢上升进入第二个发病高峰期。田间试验表明好力克+多菌灵、腈菌唑+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和百泰防治效果分别为92.36%、76.74%、79.8%和78.35%。
其他文献
文章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从科学分组、潜心设问、适时指导、开放空间四方面探讨了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数学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能有
近年的研究表明,针刺治疗心脏过早搏动有肯定疗效。但是各地的取穴方式有很大差异,操作方法也各不相同。本课题选取灵台、神道、内关、百会穴组成调心安神方并施行特定的手法
网络自信对老年人的网络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然而鲜有研究讨论这一主题。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考察泛在学习环境下老年学员网络自信的影响因素。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表明:上网设
苦参碱(Matrine)是中药苦参、山豆根、苦豆子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心律失常、抗动脉粥样硬化、免疫调节、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1]。特别是在治疗病毒性肝炎方面取得
近年来,内分泌干扰物污染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饮用水中也检测到了内分泌干扰物质的存在,采用活性炭吸附技术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已被认为是一种最为有效和广泛
<正>麻疹、腮腺炎、风疹病毒传染性极强,在全球范围内对幼儿及成人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目前相应的疫苗仍是控制其发病、传播,降低病死率的主要手段[1-2]。由于麻疹、腮腺炎和
目的:观察固关煎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取90例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随机将所观察病例分成二组,即固关煎组、SASP组,每组各45例,
检察官客观义务是指检察官作为一方诉讼当事人,有义务尽可能地追求实体真实,保持客观的立场,从而维护和实现司法公正。检察官客观义务是现代检察制度的基本要求,其是非之争的
目的通过与维生素E的对比实验,进一步研究虾青素的抗氧化能力。方法分别采用硫氰酸铁法(FTC)、邻二氮菲-Fe2+氧化法以及DPPH·自由基测定法,研究虾青素和维生素E在抑制亚油酸
第一部分突变型α-synuclein的自噬性降解途径及可能机制目的观察PC12细胞中突变型α-synuclein与自噬之间的关系和可能的降解途径,探讨其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