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患者体验的医院疗愈环境构建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soft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基于患者体验视域,以住院患者为调查对象,分析疗愈环境构建现状,探索疗愈环境构建的可能影响因素,结合文献回顾复习,针对性提出疗愈环境构建优化策略。旨在丰富医院疗愈环境领域实证研究,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与满意度,推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落实,为进一步助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证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分别在安徽省省级医院和市级医院各随机选取1家医院为调查现场,调查时间为2021年9月至2021年11月。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患者基本情况问卷以及课题组设计的疗愈环境调查问卷,根据研究纳入和排除标准对617名住院患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数据录入采用Epi Data 3.1软件,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25.0软件,统计分析包括频数和百分比、χ~2检验、t检验、单因素Sperman相关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及决策树模型分析。结果:研究最终纳入分析调查对象555人,其中:省级医院310人(55.86%),市级医院245人(44.14%),平均(50.01±17.12)岁,男女比例(53.2%VS 46.8%),调查对象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已婚、企事业单位职工、城市居住地、外科、城镇居民医保等为主。(1)疗愈环境得分评价:调查样本疗愈环境量表总得分为(93.54±9.89)分,分维度来看:在入院可及、住院服务、感知环境、装饰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支持等维度上得分分别为(15.52±3.04)分、(19.49±2.88)分、(21.89±2.95)分、(12.22±2.37)分、(7.98±1.82)分、(12.31±2.11)分、(4.14±0.96)分。(2)疗愈环境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1)入院可及维度与年龄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科室等显著相关(P值<0.01);(2)住院服务维度与年龄组、文化程度、职业类型、居住地、社保类型等显著相关(P值<0.01);(3)感知环境维度与年龄组、文化程度显著相关(P值<0.01);(4)装饰环境维度与年龄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类型、居住地、科室、社保类型等显著相关(P值<0.05);(5)自然环境维度、人文环境维度等维度与科室显著相关(P值<0.01);(6)社会支持维度与性别、科室显著相关(P值<0.05)。(7)疗愈环境总得分与文化程度、居住地、社保类型等显著相关(P值<0.05)。(3)疗愈环境影响因素回归分析:控制混杂因素后,回归结果显示:(1)医院级别、≥60岁年龄组、文化程度与入院可及维度得分相关(P值<0.05);(2)医院级别与住院服务维度得分相关(P值<0.05);(3)医院级别、职业类型、科室与感知环境维度得分相关(P值<0.05);(4)年龄组、文化程度与装饰环境维度得分相关(P值<0.05);(5)医院级别、科室与自然环境维度得分相关(P值<0.05);(6)医院级别与人文环境维度得分相关(P值<0.05);(7)医院级别、性别、年龄组、文化程度、科室与社会支持维度得分相关(P值<0.05);(8)分析结果同时显示:医院级别、职业类型、科室与疗愈环境量表总得分相关(P值<0.05)。(4)疗愈环境影响因素决策树模型分析:(1)入院可及维度:省级医院的调查对象入院可及维度得分最高,市级医院+60岁及以上的调查对象得分最低;(2)住院服务维度:省级医院+工人/农民的调查对象得分最高,市级医院+45岁及以上的调查对象得分最低;(3)感知环境维度:市级医院+60岁及以上组调查对象得分最高,省级医院+45岁及以下+离退休人员及其他组的调查对象得分最低;(4)装饰环境维度:市级医院+初中及以下/高中/中专/技校+内科组调查对象得分最高,省级医院+大专及以上组调查对象得分最低;(5)自然环境维度:市级医院+内科+初中及以下/高中/中专/技校组调查对象得分最高,市级医院+外科组调查对象得分最低;(6)人文环境维度:市级医院+内科组调查对象得分最高,省级医院组调查对象得分最低;(7)社会支持维度:市级医院+内科+女性组社会支持维度得分最高,省级医院+60岁及以上组调查对象得分最低;(8)疗愈环境总得分:省级医院+工人/农民组调查对象得分最高,市级医院+大专及以上+女性组调查对象得分最低。结论与建议:医院级别、职业类型、科室是疗愈环境总得分评价的可能影响因素,且不同维度上影响因素有所差异。建议未来在疗愈环境构建上,要整体布局,组合多要素;空间设计,考虑多人群;场地设计,考虑多设施;物理环境,考虑多要素;寻路设计,考虑多模式。
其他文献
学位
新课程改革要求加强高中体育教学,田径项目中短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短跑的力量训练能够更好地帮助高中生提升身体素质,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着重对高中短跑力量训练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提升高中生短跑能力。
在文化生产视角下探讨了地域文化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与创新。通过文化生产的理论分析了地域文化元素在包装设计中应用的文化生产内涵,归纳了地域文化元素在包装设计中进行创新设计的方法,并以西关大屋为例进行了理论实践探讨。
<正>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完善短跑途中跑技术,帮助运动员弥补短跑途中跑技术动作的理论知识空缺,通过理论学习在训练中完善起跑技术,提高竞技能力,对提升我国短跑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立足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从运动学、表面肌电、动力学分析等不同方面对短跑途中跑技术进行深入分析。
会议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面对疫病的考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进程中,在疫病防治工作上,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人民至上”的人民观。建党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疫病防治中的人民观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防疫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中的防疫思想并在具体的防疫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长期战乱、灾
规范化培训护士(简称“规培护士”)既是未来护理队伍的“后备军”,又是当前护理工作的“突击队”。针对规培护士开展规范化培训,一方面要使其胜任护理工作在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上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也应使其对自身工作产生价值认同和职业追求,对所属单位产生文化适应和组织承诺,形成职业认同感和自我归属感。然而,医疗机构往往重视规培护士的技能训练,忽视其面临的人际互动、变革适应等“软性问题”。以H医院为例,缺少预
<正>2022年6月2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等介绍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有关情况。邓小刚表示,这十年,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粮食产量十年再上一个千亿斤新台阶邓小刚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愈加夯实。粮食产
期刊
我国的农村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关键基础,因此三农问题也将会直接影响我国全面发展,想要让中国走向真正的伟大复兴,那么就必须要激发农村的发展潜力,农村当前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也就必须要得到解决。针对于这一问题,我国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构想,在此,站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目前我国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希望可以起到一定的参考意见和作用。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的总抓手,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以优化农业产能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人民为中心,以城乡结合的方式发展社会化农业,重视在地化知识,社会组织转化为社会企业,发展绿色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经过脱贫攻坚,乡村面貌和群众生活品质有了显著改善,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山区县更是面临着产业不强、基础设施落后等方面的问题。2020年12月,党中央出台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标志着“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来,中央政策的支持,给山区县农村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为指导,立足山区县实际,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