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语言生活中字母词语的使用已经趋于常态。调查普通人民群众对字母词语的知晓程度,不仅可以比较清晰地了解字母词语是否对人们的信息理解造成困扰,还可以了解人们对字母词语知晓度的社会差异等情况,从而为字母词语的规范及使用提供相应的依据与参考。本文以2015年《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羊城晚报》为调查对象,统计出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字母词语,以这些常见字母词语为调查内容,通过发放问卷考察群众的字母词语社会知晓情况。首先,本文先对人们知晓字母词语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常见社会变量“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差异”及特殊变量“媒介接触行为”“语言使用态度”,进行交叉分析。分析认为“性别”“年龄”“职业差异”对社会知晓度的影响较小,“受教育程度”“媒介接触行为”“语言使用态度”对社会知晓度的影响较大。其次,本文分析了当下人们对字母词语社会知晓度存在差异的原因,第一是从语言接触的角度进行分析,从外语能力的不同以及词典的收词主要来源于英语两个角度分别论述。第二从人们使用字母词语的动机出发,通过举例探讨人们侧重“用”字母词语而不是“知晓”字母词语,并且结合当下人们快速阅读的习惯,论述人们如何“图解字母词语”。第三分析人们的心理原因,从“求新求异心理”“标签化心理”以及“从众心理”三个角度进行阐释。再次,本文从关于提高字母词语社会知晓度角度入手,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字母词语的音形义规范的确立要交际为目的。从语音角度,分析当前《现代汉语词典》注释的模糊性以及汉语拼音读音的不确定性,从而提出可以采用英文的发音方式音读字母词语;从书写形式的角度,通过搜集报纸使用字母词语的过程中发现目前无统一规范的书写形式对记忆、录入、监测都造成阻碍,从而建议形式可以采用大写的方式;从释义角度,以工具书“答疑解惑”的目的出发,分析当前工具书释义存在的不足,从而提出相关建议。第二工具书的编纂要与时代需求相适应,不仅接纳尺度要根据词典类型的不同从而采取不同的方式,而且字母词语“进退”词典要重视动态,即工具书在收录字母词语时不仅要“收录”字母词语,也要将已经淡出人们生活的字母词语考虑“退出”工具书。第三关于如何看待字母词语的问题,本文认为提高字母词语的社会知晓度首先要客观看待字母词语的出现、使用,从而建议相关部门在制定语言政策时可考虑“分级制”,合理规范字母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