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硝化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强化处理硝酸盐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ke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素是导致水体污染的一类重要污染物。目前,由氮素污染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国内外对氮素污染的治理日益重视,生物脱氮技术因其迅速安全倍受青睐。生物脱氮的主体是反硝化细菌,从环境中分离筛选高效反硝化细菌菌株,并掌握其脱氮特性,是提高反硝化细菌应用的关键环节。采用稀释土壤悬液-涂布平板法从南四湖植物芦竹根际土壤中筛选出一株产气快、脱氮率高的反硝化细菌LZ-14;采用富集培养分离法,分别从芦苇和香蒲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3株和4株反硝化细菌。筛选出的反硝化细菌均为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通过硝酸盐还原产气试验,证明筛选出的反硝化细菌均具有良好的产气能力,可以作为生物脱氮的菌种来源。菌株LZ-14与其他菌株相比具有最优的脱氮能力,本研究重点对菌株LZ-14的脱氮特性进行了系统考察。菌株LZ-14最适碳源为乙酸钠,可利用碳源和氮源范围广泛;适宜在温度20~35℃的缺氧条件下进行脱氮;生长繁殖迅速;以乙酸钠为碳源、硝酸钾为氮源分别考察了C/N和pH值对菌株LZ-14生长及脱氮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C/N为5,在C/N为5,初始硝态氮浓度为150 mg/L的情况下,36h内可将硝态氮完全去除,TN去除率可达84.5%;最适pH值范围在7.0~8.0之间,此区间以外,菌株LZ-14难以生长及保持脱氮能力。菌株LZ-14的脱氮过程主要发生在菌体生长的第12~36h,并伴随有一定量亚硝酸盐的累积,之后24h内亚硝酸盐可被完全降解。通过PCR扩增、16S rDNA测序结合同源性分析,确定了菌株LZ-14的分类学地位(Genbank登录号为FJ588910)。菌株LZ-14与Pseudomonas stutzeri进化距离最为接近,确定其属于Pseudomonas属,该属是典型的具有反硝化功能的菌属。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盆栽试验构建模拟人工湿地,考察了投加菌株LZ-14菌剂对人工湿地处理硝酸盐废水的生物强化效果。结果表明,经过8d的处理,投加菌液强化组使受污染新薛河河水中CODCr从33.9 mg/L降到了15.9 mg/L,去除率为53.1%;TN从4.07 mg/L降低到了0.98 mg/L,去除率为75.9%。与未投菌的对照组相比CODCr和TN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4.9%和39.5%,生物强化效果显著,可作为一种治理硝酸盐废水的有效方法。
其他文献
阐述了举办全国化工和环境监测类技能大赛应坚持的3个原则,描述了大赛的目的、作用与效果,并对各高职院校提出了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加快实训基地建设等4点意见和建议,分析了
以2008—2017年中国51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流动性创造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关系。结果表明:表内外流动性创造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
《教育心理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目前,该课程面临四大困境:其一,教育心理学教学内容陈旧的困境;其二,教育心理学教学方法、手段单一的困境;其三,教育心理学教学
基于16家上市银行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银行业多层网络结构对系统性风险溢出的影响。首先,利用时变Copula-CoVaR模型测度各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其次,基于银行股票收
通过模具设计、环氧绝缘件浇注、脱模、修整等工序制造出了厚度为30mm、60mm、90mm的盆式绝缘子气孔和裂纹人工伤试块,其中气孔缺陷的直径为0.5mm~5.0mm,裂纹缺陷的宽度为0.3
一、在中国,英语是外语,不是第二语言,不可习得first language和mother tongue和native language的共同特点是:(1)最早习得的语言,常常是在家庭环境中习;(2)熟练程度高,语言直觉强。
<正>今年夏季,太原市雨水偏多,这可忙坏了太原市教育局安全处的干部职工。8月5日夜,太原市区又下起了大雨,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再次前往一些市区、郊区中小学巡查学校的防汛安
新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更是一种情感宣泄的途径。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情感比
目的通过对我科2002年4月~2007年12月连续5年诊断及疑诊CHD住院病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和血脂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所有对
在聚合物驱油技术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同时,也随之产生了大量的采油污水。聚驱采油污水中含有大量残余的聚合物,粘度大,乳化程度高。用油田现有的采油污水处理剂处理聚驱采油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