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先天性白内障家系的致病基因筛查与功能研究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00934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筛查两个不同表型的双侧先天性遗传性白内障中国家系的致病基因,并且仔细分析突变的分子和细胞机制。研究方法:两个家系所有的家庭成员经过完整的眼科和其他系统的临床检查,记录详细的家族史和临床数据,获得所有家庭成员的知情同意后,收集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样,基因组DNA从外周血白细胞中提取,家系1选择先天性白内障高致病基因为候选基因,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包含外显子和两侧的内含子区域),进行PCR扩增,直接测序筛查突变。利用DNA体外重组技术,构建CX50野生型基因表达载体,然后利用定点突变技术,完成CX50突变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转染293细胞,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评估重组蛋白的表达和分布。家系2选取白内障相关的多态性微卫星遗传标记,设计并合成引物,利用梯度聚合酶链反应扩增DNA片断,8%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DNA片断,依据电泳结果进行基因分型,利用等位基因共享分析及测序对候选基因进行排除性定位。研究结果:根据候选基因编码区测序结果显示家系1的GJA8基因的94位碱基有一个杂合的颠换,导致了CX50编码序列高度保守的32位氨基酸由苯丙氨酸替换为异亮氨酸。这个新的突变出现在常染色体显性先天性全白内障的家系中所有的病人中,其他正常的家庭成员中没有发生突变。当表达在293细胞中时,CX50与GFP形成融合蛋白,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的结果显示:无论是野生型的还是突变体都有间隙连接斑块的形成,并且两者没有量的差别,在细胞膜和细胞质中都能观察到点状的分布。家系2中GJA3基因的130位碱基有一杂合的转换导致了蛋氨酸对缬氨酸的取代,从而破坏了蛋白质的功能。研究结论:家系1中在GJA8的第一细胞外基质结构域发现了一个新的突变,我们的发现更近一步扩大了常染色体显性先天性全白内障相关的突变谱。本研究家系1鉴定的突变的氨基酸的替换位于第一跨膜区,细胞连接斑块的数量和亚细胞定位没有改变,研究的结果提示这个突变通过其他的致病机制导致白内障的形成。家系2的研究结果确认了p.V44M可以导致先天性皮质性白内障。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通过对CP不育者和CP已生育者的血清抗精子抗体及有关精液参数进行横断面分析,旨在探讨CP对患者血清AsAb和精液参数的影响,以了解CP与男性生育力间的关系以及慢性前列
目的 研究线粒体载体家族蛋白(MCFP)基因敲除对小鼠肝脏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CRISP/Cas9技术建立MCFP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并检测小鼠体质量、脏器系数、血生化以及糖代谢
目的 通过RNase A对培养的大肠杆菌增殖影响的研究,探索其在细菌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LB和M9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DH5α菌株,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RNaseA,观察其对细菌增
目的 探究蜜炙对黄芪分级醇沉多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用同一批次黄芪蜜炙品及生品,采用70%乙醇提取除去小分子物质后,进行水提取及不同浓度乙醇分级醇沉、酶-Sevage
目的 探索快速识别呼吸道感染患者致病病原的方法,为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支持.方法 基于纳米孔掌上测序仪MinION对1例患者肺泡灌洗液进行实时测序,用BGI测序平台对样本开
计算始终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它是学生开展数学学习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先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才能让学生更高质量的进行相关数学问题地解决,实现学生在数学学习
期刊
目的 分析流感患者的症状及血液学特点.方法 选择456例流感患者和487名健康体检者,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WBC)进行计数和分类,分析WBC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百分比、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