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向冲击钻井提速工具的设计与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ONG9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浅层石油资源逐渐减少,油气钻井不得不向深层进军,然而井深增加,钻井难度呈几何级增加。冲击钻井技术能够显著提高钻井速度,它是在旋转钻井的基础上,增加一个高频冲击作用,使钻头承受周期性的冲击载荷。因此,研制一种冲击钻井提速工具对我国深部地层石油钻井速度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进行了轴向冲击钻井提速工具的结构方案设计,主要包括传动轴、轴承、冲击结构、密封等,并建立出二维、三维模型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其次,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对轴向冲击钻井提速工具各关键部件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有限元静力分析;再次,使用疲劳工具对轴体类零件进行了疲劳分析;最后,运用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进行动力学仿真,模拟冲击钻具的工作过程,并且研究了钻压、转速、冲击间距等因素对模型的影响规律。轴向冲击钻井提速工具的有限元静力分析表明,各关键部件均能满足强度要求;轴体类零件的疲劳分析表明,轴体类零件均满足无限寿命,安全系数也符合设计要求,验证了前面对其主要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动力学仿真结果表明,位移、速度、碰撞力矩三者波动变化的时间是对应的,接触力在所施加钻压附近进行波动;不同钻压、转速、冲击间距对轴向冲击钻井提速工具影响的分析,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能源短缺的今天,提高原油采收率成为了石油开采研究的重要课题,其中泡沫驱是有效的三次采油方法之一,良好的泡沫体系能使原油采收率比水驱提高20%以上,其中表面活性剂的选用直接影响着泡沫体系的稳定性。本文选取双链的Gemini型表面活性剂(12-s-12)与单链的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组成复配体系,结合实验方法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探究了复配体系的泡沫性质,研究了其稳泡规律,从分子水平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能源的过度开采导致了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已成为主流趋势。我国南海海域是全球风能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同时海域辽阔,拥有巨大的风能开发空间。远海风能发电依附于海上浮式风机,其中浮式风机基础及系泊系统支撑着风机上部结构,承载着风波流载荷,保证风机安全稳定的运营。国内浮式风机基础和系泊系统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技术被几家外国公司
随着人类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当下两大重要挑战。传统的能源利用方式导致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濒临枯竭,并引起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等重大问题。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已经不断应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但是这种能源常受地域、环境的制约而不能被人类随时利用,因此开发新型的能源储存系统成为当下的研究重点。高性能二次电池作为新型电化学储能装置已经被广泛研究,锂离子电池因其更大的能量密度,更高
Pickering乳液具有乳化剂用量低、毒性低以及乳液稳定性高等特点,因此在造纸、药物、化妆品、材料和污水处理等方面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备受科学家们关注的聚合物颗粒乳化剂,因其具有种类多样,结构易于控制,亲疏水性可调,同时还可赋予其环境响应性等优势,因此具有更高的发展潜力。目前,文献中报道的聚合物颗粒乳化剂大多是通过乳液聚合、沉淀聚合以及聚合物在选择性溶剂地自组装等方法制备,乳液聚合和沉淀聚
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中,地热能和太阳能因其储量巨大、清洁可再生等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结合地热能与太阳能的能源属性及利用方式,两种能源之间具有潜在的协同互补特性。因此,基于多能互补的能源利用新思路,本文构建了地热能-太阳能互补发电系统,以提高地热能的热功转换能力,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具体开展了如下工作:地热能发电应用是提高其能量品位的有效方式,针对地热能闪蒸循环和双工质循环的基本发电方式,构建
增强在低渗透油藏开采中油藏孔道表面和孔隙内残余油的二次、三次石油采收率(EOR)作为能源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传统的驱油剂(纳米颗粒和表面活性剂)在驱油性能上还有待提高,Janus颗粒呈现了良好的驱油效果但是在制备成本上相对较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制备相对简单且EOR性能优异的新型驱油剂。这对于新型驱油剂的分子设计和驱油效果、油藏开采的过程和微观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采用分子模拟的方法,将表面活性剂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作为光吸收剂应用与光伏器件在近些年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和兴趣。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的光电转化效率从最初的3.8%到24.2%持续增加。尽管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但是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水环境稳定性问题。通过对钙钛矿电池内部界面进行修饰能改变其性质,选用具有一定疏水能力的分子修饰能够使钙钛矿表面由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从而提高电池
随着成熟油田的进一步发展,非常规油藏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但致密油藏存在着产量低,低渗透率、低孔隙度等特征,在开采开发方面有着较大的难度。采用液态/超临界CO2压裂技术可以对致密油藏进行有效的开采,但是压裂常用的支撑剂表面是亲水的,无法在液态/超临界CO2这种非极性压裂液中分散,需要对支撑剂进行表面疏水改性处理。本文采用六甲基二硅氮烷(HMDS)和以芥酸和氯化亚砜为原料合成的芥酸酰氯(EAC)两种
目前,油田往复注水泵存在着易损件使用寿命短,维修量大,维修成本高等诸多问题,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注水泵的可靠性研究成为了重要的课题。本文以往复式注水泵为研究对象,在其动力学和可靠性分析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首先,建立了注水泵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得到系统运动方程式,并利用有限差分法对方程式进行求解,得到曲轴的真实运动规律;建立注水泵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将系统在曲轴匀速与非匀速两种状态下响应
隔水管系统作为连接海上平台与海底井口的一种重要设备,不仅受到波浪、海流、风等自然环境所造成的载荷作用,平台的升沉运动也会造成隔水管系统顶部载荷的变化,进而造成隔水管系统内部几何刚度的变化,产生参数激励现象,对隔水管系统的安全作业造成重大的威胁。本文依托国家“973”项目“海洋深水油气安全高效钻完井基础研究”子课题“深水海底井口-隔水管-平台动力学耦合机理与安全控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深水钻井隔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