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人类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当下两大重要挑战。传统的能源利用方式导致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濒临枯竭,并引起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等重大问题。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已经不断应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但是这种能源常受地域、环境的制约而不能被人类随时利用,因此开发新型的能源储存系统成为当下的研究重点。高性能二次电池作为新型电化学储能装置已经被广泛研究,锂离子电池因其更大的能量密度,更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当下两大重要挑战。传统的能源利用方式导致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濒临枯竭,并引起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等重大问题。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已经不断应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但是这种能源常受地域、环境的制约而不能被人类随时利用,因此开发新型的能源储存系统成为当下的研究重点。高性能二次电池作为新型电化学储能装置已经被广泛研究,锂离子电池因其更大的能量密度,更高的电压窗口与比容量,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可充放电电池。但是,锂的价格昂贵,同时在电池反应过程中,锂枝晶的产生导致的短路甚至爆炸问题至今尚未解决,这也严重制约了锂离子电池广泛的商业应用。近几年,新型铝离子电池由于其超高的体积比容量与安全稳定性已经被研究人员广泛研究。然而,目前所研究的铝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储能容量较低、循环性能较差,新型正极材料的开发一直以来影响着铝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过渡金属硒化物材料因为其优异的二维层状结构广泛应用于可充放电离子电池中。参考其在锂离子、钠离子等可充放电电池中的优异储能特性,本文制备三种过渡金属硒化物,将其作为正极材料应用于铝离子电池中,研究其结构形貌与电化学储能特性之间的关系,并选取氧化石墨烯作为碳材料基底进行复合,进一步提高其储能特性。本文首先利用水热法,高温固气反应制备三种过渡金属硒化物WSe2、NiSe2、MoSe2,反应过程中改变反应时间、硒化温度、煅烧时间等反应条件,研究不同反应条件下其形貌、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变化,得到制备WSe2、NiSe2、MoSe2材料的最佳实验工艺条件。对三者电化学储能特性进行表征,MoSe2正极材料在500 mA/g电流密度下,初始比容量值为167 mAh/g,100次循环后,比容量稳定在75 mAh/g。WSe2与NiSe2正极材料在500 mA/g电流密度下,100个循环后比容量分别为38 mAh/g与29 mAh/g。对比发现,纳米花团形貌的MoSe2有更高的电化学储能活性、更高的储能容量及更稳定的循环特性。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化学储能特性,设计将氧化石墨烯(GO)与MoSe2进行复合。在保证原实验条件不变的基础上,加入GO,探究MoSe2与GO的不同复合比例对其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当MoSe2与GO的复合比例为3:1时,GO在复合材料中呈现三维网格结构,该结构为MoSe2的生长提供足够的表面积,使其均匀生长在GO表面。这样的形貌结构不仅构筑了电子和电解液离子高速传输的纳米通道,同时起到了结构支撑作用,很大程度提高了电极材料的储能特性。电化学测试表明,该复合材料在500 mA/g的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76 mAh/g,经过100次循环,电池放电容量保持在103 mAh/g,库伦效率维持在95%以上。同时,在2000 mA/g的大电流密度下,电池初始比容量为153 mA/g,在100个循环后,其比容量维持在83.6 mAh/g。这证明该复合材料有较高的放电容量、优异的倍率特性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该结果也证明了GO与MoSe2两者间存在着协同增强效应,这为新型铝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的依据。
其他文献
醇类燃料由于辛烷值高、抗爆性好且属于可再生能源,其作为汽油添加剂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本文选择了正丁醇、乙醇和92号汽油按不同体积比例掺混,并命名低碳混合醇汽油为E5-Bx型燃料和B5-Ey型燃料。主要研究了低碳混合醇掺混比例和增压压力对汽油机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爆震的影响规律。本文首先分析了低碳混合醇调合汽油E5-Bx和B5-Ey燃料的理化特性,并在1.8L四缸汽油机台架上进行了试验,得到了
灌浆连接作为海上风电基础与上部风机连接的主要方式,具有承载力高、操作简单、可靠性强等诸多优点,可是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及海上复杂多变环境的影响,灌浆连接段逐渐出现破坏现象,使得诸多专家及学者展开对灌浆连接段的研究,尽管目前研究以取得较多成果,但是仍有不足,本文针对灌浆连接段现阶段目前研究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进行高强灌浆材料受压力学性能实验,随后数据带入不同超高强
为了打破国际垄断,实现LNG储罐用9%Ni钢的应用的国产化,本课题以国产9%Ni(06Ni9)钢为研究对象,采用国产化焊材,选择SMAW、SAW及FCAW三种焊接工艺,通过调整焊接工艺参数形成一套完整的国产化焊接工艺。研究不同焊接工艺参数下焊接接头的综合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并采用焊接热模拟技术进一步探究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结构及低温韧性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工艺的接头在一定的工艺参数范围内,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敏感负荷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短时停电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已受到广泛关注。同时,由于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分布式电源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配电网对于分布式电源的就地消纳能力亟待提高。低压多源并供的点状网络供电模式(Spot Network)可有效解决电源侧故障引起的短时停电问题,且其并供的结构特点十分有利于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与统一管理。然而,点状网络低压侧
生物质化学链气化技术,能够将低品位的生物质固体转换成高品位的气体燃料,能源转换率高,得到的合成气可以直接燃烧,也可以用于发电和供热或者制造其他化学品。高品质合成气的制备需要为生物质气化提供氧,同时脱除或降低CO2含量,根据文献报道,Fe2O3能够为生物质气化提供氧,CaO是一种良好的CO2吸收剂和生物质气化催化剂,但通过耦合二者作用于生物质化学链气化制备高品质合成气的研究较少。本论文以Fe2O3载
城市市政公用管线是城市正常运行的生命线,综合管廊作为有效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矛盾的新模式,逐步得到认可与推广。随着偶然爆炸和人为恐怖爆炸事件的不断增加,爆炸作用下结构的抗爆、防爆研究已成为当前国际上的热点课题。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对综合管廊上方地面发生爆炸和管廊内部天然气发生爆炸时结构的动力响应进行分析,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相结合,为综合管廊的抗爆设计及安全性研究、完善提供理
汽轮机转子是火电机组的核心部件,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火电系统的运行。总结汽轮机转子失效模式、分析失效机理、确定潜在失效部位、发展针对性检测技术是制定合理检修方案、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对保证汽轮机组的安全运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上述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火电用汽轮机转子主要失效模式的系统总结与分析。以作者参与检验的16台典型火电用汽轮机组为样本,进行了
随着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优先发展高技术船舶、高附加值船舶,加快船舶工业转型升级等政策。且船舶行业转型升级也使得船舶钢朝着高强度、高厚度方向发展。但是现有的焊接方法不仅焊接效率低下,且不能满足新型高强度船舶钢的焊接要求,所以开发一种高效的新型焊接方法就势在必行。近年来广泛使用的激光-电弧复合热源焊接技术能将激光焊和电弧焊的优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又互为补充
能源短缺的今天,提高原油采收率成为了石油开采研究的重要课题,其中泡沫驱是有效的三次采油方法之一,良好的泡沫体系能使原油采收率比水驱提高20%以上,其中表面活性剂的选用直接影响着泡沫体系的稳定性。本文选取双链的Gemini型表面活性剂(12-s-12)与单链的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组成复配体系,结合实验方法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探究了复配体系的泡沫性质,研究了其稳泡规律,从分子水平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能源的过度开采导致了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已成为主流趋势。我国南海海域是全球风能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同时海域辽阔,拥有巨大的风能开发空间。远海风能发电依附于海上浮式风机,其中浮式风机基础及系泊系统支撑着风机上部结构,承载着风波流载荷,保证风机安全稳定的运营。国内浮式风机基础和系泊系统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技术被几家外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