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澜沧江带火山岩是三江古特提斯构造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澄清其形成时代、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问题对揭示南澜沧江带内复杂的古特提斯构造演化历史及其动力学机制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火山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Ar‐Ar同位素等方面的特征对澜沧江南带的三叠纪火山岩进行了研究。在南澜沧江带北部云县一带,中晚三叠世火山岩出露齐全,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中三叠统忙怀组(T2m)、上三叠统小定西组(T3x)和上三叠统芒汇河组(T3mh)。忙怀组以酸性火山岩为主,为一套流纹岩夹火山碎屑岩组合;小定西组发育为中基性火山熔岩夹火山碎屑岩;芒汇河组具有流纹质火山碎屑岩与玄武岩共存的“双峰式”火山岩特征。云县三叠纪火山岩样品SiO2含量集中于46.05%‐54.50%和67.85%‐77.34%的基性与酸性两个区域,缺乏中性火山岩,Al2O3含量较高,集中在11.60%‐18.26%,平均值为14.79%。TiO2含量偏低,为0.17%‐ 2.23%,平均值为0.87%。K2O/Na2O为0.05‐1.39。稀土总量在80.20ppm‐302.11ppm之间,(La/Yb)N为5.23‐22.00,平均11.46。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配分模式图呈明显的右倾模式,轻稀土中等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具有负Eu异常,δEu介于0.43‐1.08之间,平均0.71。岩石总体上富集Pb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其中Pb强烈富集。Sr以及高场强元素Nb、Ta相对亏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指示,南澜沧江带三叠纪火山岩具有弧火山岩与大陆板内火山岩的双重属性,推测其形成环境为过渡型的大陆边缘造山带环境。对南澜沧江带南部景洪附近采集到的石英安山岩样品进行Ar‐Ar年龄测试,得到的坪年龄为236.7±2.2?Ma,为中三叠世。结合火山岩年代学测试结果,推测澜沧江洋主碰撞期为早三叠世,中三叠世与晚三叠世早期分别为碰撞后的应力松弛阶段与洋盆继续俯冲期,到晚三叠世末期,俯冲作用结束,澜沧江洋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