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管理中的社会性别盲点及原因分析——以汶川地震为例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XIN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自然灾害的发生变得更为频繁,灾害管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学界对灾害管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作为人类脆弱性和自然灾害影响交锋的最前沿,社会性别和自然灾害正在成为联合国和整个国际社会发展问题的焦点之一,成为发展的趋势。然而,中国目前还缺乏在社会性别和气候灾害领域的研究,即便是国际上,社会性别和灾害管理方面的研究也仅仅停留在理论的研究方面,缺乏实证的研究。   本文在综合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辅之以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汶川地震灾害理中的社会性别盲点以及原因进行了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汶川地震后灾区群众的需求包括生活需求、心理需求、以及在灾害自救和灾后重建的参与需求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通过案例分析,探求传统的社会道德规范是否影响男女在灾害自救以及灾后重建中的参与,进而形成社会性别盲点。二是对现存的救灾政策进行了分析,以找出救灾政策中的社会性别盲点。三是对救灾干部的社会性别意识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通过个案研究,找出干部的社会性别意识是怎样影响干部在救灾中的做法,进而形成社会性别盲点。然后针对灾害管理中的这些社会性别盲点,对中国的救灾管理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以下几点:1)救灾中女性和男性有不同的物质需求;2)女性更需要心理援助,而相反,男性获得了更多的心理援助;3)灾害自救和灾后重建中,女性没有平等地参与进来;4)救灾管理中女性的比例太低导致救灾决策中的性别缺失;5)救灾干部的社会性别意识是制约灾民满意度的重要因素;6)救灾的政策很笼统,会造成实施中的盲点扩大;7)分性别的灾情统计数据在汶川地震管理中完全缺失;8)灾害预防上女性处于劣势。   本研究提出的灾害管理中加入社会性别视角的具体建议包括:1)在救灾抗灾中认识到并尽量满足女性的各种特殊需求;分性别准备男女所需的基本物资。具体安排上加入社会性别视角如洗澡时间时间的安排等;2)重视加强具有社会性别视角的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3)灾后重建过程中,要超越对女性的受害者形象,把男女平等当成地救灾和重建的参与主体;4)明确灾害管理中的女性比例;确保女性的参与权,与决策权;5)加强救灾干部的社会性别意识;6)救灾的政策和机制应该细化,加入社会性别视角,建立灾情统计和灾害评估的分性别统计评估制度;7)认识和分析造成女性比男性受灾害影响大的深层次原因,加强源头预防等。
其他文献
随着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的公布,残疾儿童群体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数据显示,除了少量残疾儿童被父母抛弃生活在机构中,绝大多数的残疾儿童和他们的家庭生活在一起,且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农村教育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是解决
中国公务员领域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与社会一体化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与国家相对分离的民间社会和社会多元化格局逐渐形成,政府的权力与能力已难以及
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以下简称生源地助学贷款)是我国助学贷款政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新农保”)是我国社会主义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农保试点工作自2009年推行以来在全国各地顺利展开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进一步解决了
期刊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逐步涌现出了一大批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且,随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兴起与发展,高等教育的生态格局也逐渐发生变化,从新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了Mw7.8地震,本文基于震前、震后两景Sentinel-1A雷达影像,采用D-InSAR两轨差分干涉法提取了此次地震的同震形变场.结果 显示,同震形变场位于喜马拉
以艾玛·沃特森在联合国上作的关于女权主义和性别平等的演讲为例,论述语境与语篇的相互关系,探讨韩礼德语境理论中语境因素与语义结构之间存在的"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并通过
文中结合穿越式涉路工程实例,从道路平纵面线形、横断面宽度、净高及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等进行系统地分析与研究,并指出该道路设计方案重点要考虑的因素,对项目未达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