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行交通的可适性分析和设计方法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feijj2002_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治堵工程的推进、绿色出行和低碳交通理念的倡导与发展,城市慢行交通(即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在实际中大多城市现有的自行车道等慢行交通基础设施设置科学性欠缺,使得城市居民日常出行时选择自行车的人数较少。为加快慢行交通的发展,提升慢行交通分担率,如何合理地设置慢行交通中的隔离设施来改善慢行交通出行环境,在对道路资源少占用的基础上,寻求机动车交通与非机动车交通的平衡点,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从慢行交通系统中物理隔离设施的适用条件入手,分四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对慢行交通相关理论进行概述。首先介绍慢行交通的定义、特点及方式划分,并根据研究需要,对慢行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行车的交通流特性进行分析;然后,对慢行交通设施的界定、分类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设置机非隔离设施的必要性。第二部分,分析机动车对慢行交通的影响。首先,描述了机非混行路段上机动车对自行车的干扰行为,并将干扰方式细分为摩擦干扰与阻滞干扰;然后重点分情况讨论了不同干扰产生的原因、作用机理以及产生的后果;最后通过现场调查,选用速度和延误两个指标来将机动车对自行车干扰的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第三部分,研究慢行交通隔离设施的适用条件。首先运用VISSIM仿真软件建立机非混行路段的仿真模型,以评价指标来检验仿真模型与实际情况的吻合度,通过调整参数设置来修正仿真模型;然后,根据研究需要,多次调整仿真参数(主要指机动车与自行车之间的主要干扰因素:车道宽度、总交通量、机动车与自行车的混合比例等),得到不同情况下路段的仿真运行数据;最后,根据VISSIM仿真结果,选择临界延误作为机非隔离设施设置的标准,通过对路段延误的变化规律研究,得到机动车和自行车相互干扰程度的突变点,对比分析不同车道宽度下设置机动车和自行车物理隔离设施的适用条件。第四部分,研究慢行交通(主要是针对自行车道)的优化设计。首先,介绍改善自行车道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标准;然后,研究自行车道与机动车道的协调设计问题,提出在道路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设置机非物理隔离设施时,可以考虑适当调整机动车道宽度以满足自行车通行宽度设计要求的观点,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最后,研究自行车道与公交站点的协调设计,提出在公交站点位置如何统筹安排道路资源以减少自行车和公交车相互干扰的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人们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电脑。手机在移动支付、出行、购物、学习娱乐等生活领域的应用比比皆是;在工作领域仍有发展空间
目的:观察维生素K1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对照组59例。对照组采用目前的常规综合治疗方案即控制感染、止咳
净生态系统碳通量(NEE)的计算对于准确模拟区域碳通量和大气CO2浓度的时空变化至关重要。本文利用中尺度大气—温室气体耦合模式WRF-GHG(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
2 0 0 4年广东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经过清理整顿后 ,已开始进入提高整体素质、增强综合竞争能力 ,谋求新发展的阶段。文章结合广东省实际 ,提出考核评价工业园区绩效的一套
目的 探讨洁治术结合牙得安牙粉治疗牙龈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门诊收集的牙龈出血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超声洁治术
<正>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耕地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特别要防止一些工商资本到农村介入土地流转后搞非农建设、影响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等问题"。遵照这一指示精神,严防
高功率脉冲技术作为高新、尖端技术日益受到重视,其在国防建设以及国民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新概念武器及未来高速运载工具方面,具有极
中国园林意境构成的历史考察章采烈中国园林经过三千多年的发展,其内容也随着历史的进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时局的改变而逐步丰富和完美起来。园林是既可供居住、避暑、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超检查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8年6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56例体检者,分析其颈动脉内膜增厚检出率、斑块检出率及颈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