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思想就是强调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教学要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任务型教学模式就是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中,以威莉斯提出的TBL教学模式最具有代表性,也是设计的比较完整的任务型教学模式。TBL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任务为主线的一种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要求。但其作为一种初创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思想就是强调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教学要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任务型教学模式就是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中,以威莉斯提出的TBL教学模式最具有代表性,也是设计的比较完整的任务型教学模式。TBL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任务为主线的一种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要求。但其作为一种初创于语言教学领域的教学模式,在其他非语言类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并不多,在中学生物学学科教学中的实证研究较少。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研究法、教育实验研究法和数据分析法等方法研究如下两个核心问题:TBL教学模式如何与概念教学相联系;基于TBL教学模式的概念教学应用效果如何,共分为五章来进行论述。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第一、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出“TBL”、“任务型教学”、“概念教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其教学流程。第二、确定教学实践内容,对教学实践内容涉及到的重要概念、次位概念与支撑次位概念的事实性知识进行概念层级梳理,并在“TBL教学模式”的指导下进行概念教学设计。第三、进行教学实践并收集数据,采用对照实验的方式,选择两个学习水平和成绩均较为接近的班级作为本次教育实验对象进行教学实践研究。在教学实践研究结束后,收集纸笔测验成绩数据和问卷调查结果数据,将收集到的结果用Excel进行整理并用SPSS17.0进行分析,判断“TBL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如何。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和理论学习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TBL教学模式能加深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学习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一定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2)通过“TBL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实践,一定程度的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TBL教学模式”的适应性较强,满意度较高。(3)TBL教学模式可以适用于概念性知识、事实性知识较多的教学内容。
其他文献
数学运算能力作为数学学科的基本能力之一,直接影响学生其他数学能力的发展。八年级是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本研究先针对示例校八年级学生数学运算能力低下的问题,调查分析其数学运算能力低下的表现情况,再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培养策略。本研究基于动机归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采用测试法、调查法、实验法和访谈法,首先确定八年级学生运算能力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在运算能力
在高中物理知识系统中,牛顿第二定律不仅是力学这一主要板块的基石,还是解决电场、静电场甚至复合场运动问题的秉轴持钧。《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培养方式,是指学习者在理解的基础上,主动学习新知识,在批判性理解、新旧融合、知识迁移和应用等多种学习策略上,最终解决实际环境中的复杂问题,可以说,深度学习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良方。因此,教师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逐渐增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效率。《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版)》中对计算思维的表述足以看出计算思维在高中阶段的重要性,然而计算思维的养成并不能一蹴而就,中小学阶段便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近年来我国多个省市陆续在信息技术课本中加入Python编程内容,但仍处于起步阶段,面向初中阶段的编程课程还相对
竞赛数学的存在本就证明其价值所在,然竞赛数学的发展争议不断,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存在些许问题,如未重视学生研究能力提升。而已有经验表明系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词,且对竞赛数学课程相关研究缺乏,因此选择教育设计研究方法,确定核心问题为:为促进学生研究能力的提升,如何在系统思维指导下设计竞赛几何课程组织方式?并将核心问题分解为三个子问题:基于系统思维的课程组织形式是什么?程序是什么?是否有助于学生研究能力的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着重大转变。学校教育面临巨大的压力,如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高素质人才成为21世纪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将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作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抓手,以期深度调整当前的课堂教学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在此背景下,结合目前课堂上许多教师对概念教学留于表面,以及学生对概念浅层学习的现状,本研究采用问题驱动
三角形是平面几何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图形,在初中“图形与几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三角形在数学课程内容分布中呈“碎片化”,学生在三角形学习过程中存在单一的、零散的理解数学知识,不能把握数学概念和数学命题的本质,知识应用不灵活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认知结构不良好。因此,教师需要在整体思想的指导下帮助学生把握三角形相关内容,进而帮助学生自行构建良好的三角形认知结构。CPFS结构,是数学知识特
HPS是科学史、科学哲学以及科学社会学首字母的简写(即“History of Science”,“Philosophy of science”,“Sociology of Science”)。HPS科学教育现今仍为国际科学教育界的研究热点,其教育目的旨为提升公民大众科学本质的认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生物科学史内容的作用不可忽略。《新一代K-12科学
科学本质(Nature of Science,NOS)是国际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科学本质方面的教学对于科学教育来说至关重要。已有研究表明以化学史为背景的显性-反思性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本质观,然而教师通过“讲述化学史故事”或学生“阅读化学小故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化学史,学生往往为了了解这段化学史而学习,教师不知道学生是否能真正地知道自己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要做什么,是如何思考的。因此,教师
教材作为推动课程改革的重要教学工具和实施课程标准的主要载体,化学教材的编写在促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上具有重要的意义。2017年《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后,我国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2019年版)应运而生。元素化合物知识作为培养学生素养能力的关键因素,是高中化学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师生过多地关注学科知识和解题技巧,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在化学课堂中落实开始成为困扰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