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脉通口服液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药效学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神龙脉通口服液在心脑血管方面的作用,为药物治疗或预防缺血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通过观察神龙脉通口服液对小鼠耐缺氧时间的影响;对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发小鼠体内血栓形成的影响;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影响。探讨神龙脉通口服液对实验动物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1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影响:(1)对心电图J点位移的影响,硝苯地平组和神龙脉通口服液高、中剂量组对J点位移幅度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作用(P<0.05),但作用的时间点不同,说明神龙脉通口服液高剂量时对缺血后5-10min时间窗有效(P<0.05),中剂量时的缺血后早期即1-3 min(P<0.01)作用较好,低剂量时的5 min(P<0.05)亦有效。(2)对心肌梗死大鼠心率的影响为正性作用(增加心率),表现为高剂量1min和中剂量1-20 min,特别是中剂量5-10 min(P<0.01)最为明显,但阳性对照硝苯地平组表现为降低心率,在缺血后1 min、20 min(P<0.01)时有效。说明两者抗心肌缺血作用机制不尽相同。(3)对心肌梗死超微结构的影响,硝苯地平组和受试药物神龙脉通口服液高、中剂量组也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但二者相比,无明显差异;与模型组比较,病变轻微,大多数心肌纤维正常,肌丝排列整齐均匀,但血管周围均可见渗出、水肿、少量炎细胞浸润、管腔内淤血。受试药物神龙脉通口服液低剂量组,心肌纤维基本正常,肌丝排列欠整齐,部分肌丝断裂、坏死或溶解,血管周围渗出、严重水肿、明显炎细胞浸润,管腔内淤血。与阳性对照硝苯地平组比较,有一定差异,但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减轻。说明神龙脉通口服液能对抗心肌缺血作用。(4)对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影响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对CK和LDH的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硝苯地平组、神龙脉通口服液高剂量组对CK和LDH的升高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P<0.01或P<0.05),神龙脉通口服液中、低剂量组对LDH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说明神龙脉通口服液对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能降低大鼠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2神龙脉通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复方丹参滴丸及神龙脉通高、中、低剂量均可降低模型组大鼠血浆粘度(P<0.05或P<0.01),但对全血粘度高、中、低切,全血还原低切、全血粘度以及红细胞压积粘度均无影响。说明神龙脉通口服液具有降低血瘀模型大鼠血浆粘度水平的作用,且表现为低剂量较佳。3神龙脉通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凝血时间的影响:硝苯地平组及神龙脉通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对凝血时间均有明显延长作用,且神龙脉通口服液优于阳性对照丹参滴丸组,并表现为低浓度时延长更明显。说明神龙脉通口服液对凝血时间有影响,效果优于复方丹参滴丸组,且低剂量组最佳。4神龙脉通口服液对小鼠耐缺氧时间的影响:神龙脉通口服漱、B、C剂量组对小鼠断头后张口喘气时间均明显延长(P<0.05或P<0.01);与复方丹参滴丸阳性对照组相比较,除空白对照组外所有组均无差异(P>0.05)。5神龙脉通口服液对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发小鼠体内血栓形成的影响显示:神龙脉通口服液A、B、C剂量组小鼠偏瘫恢复率均明显增高(P<0.05或P<0.01),与阿司匹林阳性对照组相比较,神龙脉通口服液A、B剂量组均没有差异(P<0.05)。   结论:神龙脉通口服液能增加小鼠耐缺氧能力,并在预防血栓形成,改善心肌缺血(减小J点位移幅度,增加心率),降低血液粘稠度,抗凝血等方面有效。表明神龙脉通口服液具有明显的活血化瘀及保护心脑血管缺血缺氧作用,能干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对缺血性疾病有着较好的治疗及预防作用。有望通过深入研究,进一步为展开在方剂的作用机制、配伍原理、药效学、药代动力学、毒理学等方面,探索方剂配伍理论提供科学数据。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政治课教学中要增强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就要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调动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三是认真组织课堂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 政治教学 自主学习 参与意识 国际交流    长期以来,政治课采用“满堂灌”、“一言堂”的授课方式,这种刻板的教学导致学生对政治课厌倦,失去学习兴趣,思想政
新课程改革以来,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大多数的教师已经认识到要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从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得”。观念的改变是极为关键的一步,但是如何让学生摆脱对老师“讲授”的依赖,培养其“自得”的意识,就要让“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活跃起来。  一、根据初中学生特点,突出历史事件的形象与激发学生的情感  初中教师面
摘 要: 创设历史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历史图片、考古实物、文字史料、语言情感或运用电化教学手段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历史情境化,再现历史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的历史人物或事件,使学生“触景生情”,充分感知和理解历史,从而使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产生质的飞跃。作者旨在通过研究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究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饮食干预是其治疗的基础,低碳水化合物饮食(Low Carbohydrate diet, LCD)为近年来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方案,但
摘 要: “教是为了不教”,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在地理教学中真正变应试教育为 素质教育,怎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有效课堂,是急需广大地理教师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 地理教学法 设疑 解疑 留疑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地理高考试题空间跨度加大,综合性加强,迷惑度增大,试题的难度无疑在逐渐加大,从而使地理课成了一门难学难教的
摘 要: 新课标对初中教学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教师为了适应新的教学环境纷纷对教学方法进行了调整。异步教学法是地理教学的新方式,对学生个人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能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寻找取得信息。本文重点探讨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异步教学法问题。  关键词: 初中地理 异步教学法 运用    异步教学法的主要措施是通过为学生制定合适的目标,再结合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学方式来引导
摘 要: 目前,课堂依然是常规学习的主要空间。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一个具体而现实的问题。作者就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问题作了探讨。  关键词: 初中地理教学 探究性学习 教学方式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主动的探索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习成为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教师已明确认识到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然而由于学生的认知方式与学习能力的差异,出现错误就成为一种必然。因为这种错误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亲历的产物,包含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和已有经验,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个体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合理利用差错,挖掘并运用好这些形形式式的错误,可以让课堂因错误而精彩,让学生在错误中快乐成长。  一、将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