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留守儿童英语学习动机激发策略的研究

来源 :赣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d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一个特殊的群体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这个特殊的群体就是“留守儿童”。据统计,留守儿童的辍学率一直居高不下,这些留守儿童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尤其是对英语的学习,因此学习动机也不高。从一方面来看,这反映了当代中国独特的社会背景下的一个特殊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因此,应该给予这一群体更多的关注。另一方面,动机是决定学习成败的重要情感因素。有了动机,学习者对学习会充满热情,并愿意在学习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教师的教学策略则能更好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访谈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调查了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英语学习动机的现状和类型,教学动机策略的实施效果以及对如何激发学生动机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主要结论如下:(1)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总体水平处于中等水平,是否是留守儿童在英语学习动机上无显著差异;(2)激励策略的总体水平高于中等水平,但在各个维度上并不平衡,教师因素存在着显著差异;(3)教师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最大,此外,学生有很强的同伴倾向。最后,就如何激励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学习英语,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第一,转变教师角色;第二,激发学生的潜能;第三,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作为国际通用的语言,英语已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毫无疑问,我国外语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英语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实际上,大多数高中学生并不能较熟练地阅读外文书刊这限制了他们的英语水平和整体能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要求学生基于具体的主题及语篇,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运用各种学习策略,学习语篇呈现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分析、理解主题意义并使用所学语言进行思考、表达和交流,逐步发
词汇作为语言知识的基本组成部分,是英语课程中师生教与学的重要基石。对初中学生而言,中学生英语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对他们的词汇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理解和领悟词汇的基本含义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运用词汇描述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对英语老师而言,与之而来的词汇挑战在阅读课中尤为凸显。一方面教师要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例如泛读,精读或是预测;另一方面他们必须确保学生能够根据词汇掌握阅读文本的含
学位
2018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正式颁布,课程目标由原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转向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它包括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思维品质首次被明确列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之一,强调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并按照观察和比较、分析和推断、归纳和构建以及批判和创新四个方面做了具体的内容描述。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已是明示了外语教学与思维品质之间的关系。具有
充足的词汇量是学习英语的关键,因此扩大词汇量是掌握英语的第一步和最重要的一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都用机械重复的方法来复习词汇,效率低,这极大地挫伤了高三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最终导致学生失去了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英国著名脑科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托尼巴赞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了思维导图。它是一项有效的学习工具,它通过不同颜色、图像、标志、符号和线条等可视化的方式来呈现信息。一般来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