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运用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对高血压合并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一般信息、证候要素、中医用药规律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为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思路。方法:本研究以2016年1月至2020年7月期间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血管科住院的高血压合并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性分析;使用SPSS 23.0对患者一般资料、临床体征、证候要素进行分析;并将患者首次服用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运用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对高血压合并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一般信息、证候要素、中医用药规律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为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思路。方法:本研究以2016年1月至2020年7月期间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血管科住院的高血压合并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性分析;使用SPSS 23.0对患者一般资料、临床体征、证候要素进行分析;并将患者首次服用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对中药采用频次、关联规则及复杂系统熵聚类等分析方法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结果:1.共纳入217例高血压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其中男性95例,女性122例,男女比例1:1.28,年龄最小者39岁,最大91者岁,年龄≥75岁者最多,占总人数的54.4%,其次为65~74岁者,占总人数的28.6%;吸烟患者52例,占总人数的24.0%,饮酒患者42例,占总人数的19.4%;高血压病程以5~14年者最多,占总人数的30.4%,其次为15~24年者,占总人数的23.5%,平均病程18.3±13.4年;而房颤病程较短,平均病程为5.3±7.5年,大多数患者病程<5年,占总人数的63.1%。高血压分级和房颤类型方面以高血压3级和阵发性房颤最多,分别占总人数的56.2%和63.1%。常见的合并病从大到小依次为高脂血症(184,84.8%),动脉硬化(164,75.6%),冠心病(114,66.4%),脑梗死(107,49.3%),心功能不全(85,39.2%),糖尿病(83,38.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83,38.2%)等。2.高血压合并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症状以心悸(173,79.7%)、胸闷(134,61.8%)、失眠(113,52.1%)、头晕(90,41.5%)、乏力(84,38.7%)、口干(70,32.3%)、气短(56,25.8%)等为主,涉及舌象10种,苔象10种,脉象12种。3.中医证素分布情况从高到低依次为气虚(130,59.9%)、阴虚(120,55.3%)、痰浊(117,53.9%)、血瘀(104,53.9%)、阳虚(33,15.2%)、水饮(32,14.7%)火热(30,13.8%),而气滞、血虚、湿邪、阳亢少见;证素组合中两证素组合最多(78.35.9%),其次为三证素组合(75,34.6%)和四证素组合(53,22.4%),最常见的证素组合为气虚+阴虚+痰浊+血瘀,其次为气虚+阴虚。4.证素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阳虚证出现频率越高(P<0.05);阵发性房颤患者出现气虚证比例高于非阵发性房颤患者(P<0.05),而非阵发性房颤患者出现水饮证比例高于阵发性房颤患者(P<0.05);气虚证较无气虚证、水饮证较无水饮证患者左心房内径大(P<0.05);水饮证和血瘀证与CHA2DS2-VASc评分相关系数分别为0.148和0.143,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水饮与HAS-BLED评分相关系数为0.179,P<0.05,有统计学意义。5.广安门医院心内科治疗高血压合并非瓣膜性房颤常用药物有甘草、茯苓、桂枝、半夏、白术、麦冬、党参、牡蛎、黄芪等;对使用频次≥20的药物功效进行了分类,以补气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药、理气药、清热药、滋阴药、安神药等为主:药物四气以温性、寒性为主,五味以甘味最多,其次为苦味、辛味;药物归经以脾经和心经为主;将支持度设为30,置信度设为0.8,得到高频药物组合56组和发现9条药物关联规则,核心处方为甘草、桂枝、茯苓、白术、龙骨、牡蛎、半夏、陈皮、麦冬、党参和五味子;设置相关度为5,惩罚度为2,基于熵聚类方法,得到6首新处方:①竹茹—陈皮—半夏—五味子、②葶苈子紫苏子桑白皮降香砂仁莱菔子、③杏仁紫菀款冬花麻黄石膏、④钩藤桑寄生杜仲石决明、⑤佛手鸡血藤车前草麦芽、⑥牡蛎龙骨桂枝僵蚕蝉蜕。结论:1.高血压合并非瓣膜性房颤中医证素分布以气虚、阴虚、痰浊和血瘀常见,其次为水饮、火热、气滞、血虚等。2.阳虚证多分布在高年龄患者中;气虚证多分布在阵发性房颤患者中,而有水饮证多分布在非阵发性房颤患者中;有气虚、水饮证患者左心房较大;水饮、血瘀证患者血栓形成风险较高,且水饮证患者出血风险也较高。3.广安门医院心内科治疗高血压合并非瓣膜性房颤以补气滋阴、祛痰化瘀、理气清热安神为主;核心处方为茯苓、桂枝、白术、甘草、龙骨、牡蛎、半夏、陈皮、麦冬、党参和五味子;基于熵聚类方法得到了6首新处方,需临床进一步验证。
其他文献
采用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借助CiteSpace工具,对CNKI的1581篇核心期刊文献进行进行梳理和总结,对发文数量及其发展历程,研究热点及其发展演化,发展前沿和趋势进行研究。研究得出,中国森林公园旅游研究经历了萌芽(1981—1990)、发展(1991—2005)和成熟(2006—至今)三个阶段;研究实力较为薄弱,未形成显著的作者中心,作者合作相对较少;研究机构合作较好,合作强度一般,不同层次、不
低碳发展已成为城镇化进程的主要特征。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的开展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如何将低碳发展理念与新城新区健康发展相融合,是我国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和节能目标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探究城市化和低碳发展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以阿联酋马斯达尔、德国迪滕巴赫、日本柏之叶、瑞典马尔默为代表的碳中和型、气候中和型、智慧型、可持续发展型的低碳转型模式,并为我国城镇低碳转型提出建议:制定明确的低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也面临着沉重的压力,生态环境与身心健康也受到了影响,如何解决这一痛点也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森林康养可以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预防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森林康养是常德太阳山森林康养特色小镇的特色旅游产业,对其康养产品进行开发具有较大的意义与价值。故而,以游客需求为导向,从森林康养的概念出发,研究了常德太阳山发展森林康养
森林资源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对周围自然环境起到调节净化作用,同时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还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既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也充分挖掘出森林资源的内在价值,推动林业经济的发展,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平衡。然而,从目前森林旅游的开发现状来看,由于缺乏系统规划和科学管理,导致森林原有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且旅游的同质化现象明显,使森林生态旅游发展陷入困境。因此
为丰富林业产业化发展理论,利用2008—2017年的广东林业统计数据,结合熵权与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广东省林业与林业旅游的耦合协调度,再利用Eviews 8.0进行ADF检验、回归方程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广东林业旅游人次增长较快,但林业旅游收入增幅较小,发展林业旅游使林业总产值变化较小,广东林业旅游收入在林业总产值中占比仍低于当前林业第一、第二产业;广东林业、林业旅游的耦合
课题组利用CiteSpace和Bicomb等文献分析软件挖掘相关文献信息,选取北大核心和CSSCI数据库文献189篇,利用计量学的图谱分析方法,绘制韧性城市研究的知识图谱,以直观地展示我国韧性城市的研究现状及前沿。研究发现,韧性城市研究在我国目前处于工具发展阶段,研究主题大致分为理论框架、减灾防灾和区域规划三个模块,后续研究可以融入社会民众参与、文化伦理等视角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韧性城市理论为城市安全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和路径,为系统性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高水平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以宁波为例进行剖析,现代城市的外部风险与内部风险相互激荡、结构性风险与偶发性风险相互交织、传统风险与非传统风险相互聚合、现实风险与潜在风险相互作用,凸显出共振效应、传导效应、叠加效应、雪球效应。基于韧性城市理论,高水平市域治理现代化应当围绕风险体系标准化、感知监测全息化、评估预
为了降低消防员热应激水平,提升消防救援作业效率,研究高温环境条件下降温服对消防员热生理调节的影响。在高温环境中(35℃)中,设置基础服装(短袖和短裤)、防护服(基础服装和防护服)、降温服(基础服装、防护服及降温服)等3个工况,分别测量受试者在运动及休息阶段典型的热生理参数。结果表明:相对于基础服装而言,防护服导致受试者皮肤温度、核心温度、心率、出汗速率大幅增加,且降低了汗液蒸发率;降温服能够有效抑
本文研究了无人机航空非量测数码相机常见的精度检校方法,以及数码相机自检校常用的几款软件,设计了一套基于光束法平差的自检校方案。通过分析不同软件的自检校结果,对空三加密和立体模型定向精度进行对比,验证了基于地面检校场自检校精度的可靠性。对低空无人机摄影测量的相机检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行人重识别旨在大规模短时效的场景下,搜寻出某一个特定人物。然而,相比于其他计算机视觉任务,由于隐私、标注代价等问题,行人重识别数据获取更加困难。这使得行人重识别模型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数据集的规模。而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数据增广可以为行人重识别任务提供额外的数据,以提升网络的性能。本文讨论了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行人重识别数据的增广方法。本文第二章系统地分析了使用相机风格迁移来增广行人重识别数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