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又称PE)业务的良好运作会是商业银行业绩的突破点。在美国,该项业务如鱼得水;在中国,该项业务风生水起。考虑到商业银行在社会经济转型中的重要作用,考虑到国际形势,考虑到本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现状,中国政府于2014年6月下发了国发17号文件,鼓励商业银行开展私募股权投资业务。在此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有必要借助美国的成熟经验,探索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的业务模式。在经济体系中,商业银行能够创造派生货币。因此,保持商业银行在经济中的地位并发挥其调剂资金的作用至关重要,保证商业银行在经济转型中作为资金最大的供给者不容有差错,为中国商业银行探索出一套稳健的PE业务模式势在必行。商业银行拥有雄厚的资金,全面细致的信息平台,优惠的政策支持,专业的管理团队,优秀的风险防控能力,无论在筹资还是投资方面,都具有普通金融机构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商业银行在对新兴企业的私募股权投资,可以重复使用留存信息。商业银行通过开展私募股权投资业务对外部投资者发出正面信号,告知投资者有银行的信誉保证,交易的质量可信。除了自有资金对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商业银行还可以给企业提供跟进贷款,这又提供给商业银行另一个参与私募股权业务的方式和动机。贷款和融资均可以来源于银团贷款,又增加了银行和投资标的的信誉。银行集资金优势、信息优势和资源优势于一体,是资本市场开展PE业务,成为经济转型主力军的有生力量。国发17号文件也承认,商业银行发展PE业务的商业机会成熟,混业经营势在必行。从发展现状来看,中国的商业银行在境内还没有普遍开展PE直投业务,但通过迂回直投模式和中间业务的方式参与PE业务取得了良好的表现。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在转型时期,属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阶段。与美国相似,中国的商业银行即将踏上境内开展PE直投业务的征程。中国的商业银行必须发现美国商业银行在PE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吸取其经验教训,扬长避短,结合本国国情,开发属于自己的业务模式,则商业银行会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利器。本文搜集了最新的政策文件,结合目前的国际环境,站在商业银行和政府的角度考虑商业银行开展PE业务的紧迫性与必然性。之后,对商业银行开展PE业务的动因做了系统详细的说明,分别分析了商业银行对经济的影响以及PE业务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接着,本文横向和纵向比较中美两国商业银行私募股权投资业务的发展历史和开展现状。最后,考虑到国内资本市场的现状和国际趋势,本文对国内PE业务的开展模式和可行业务提出建设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