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RRAD高甲基化导致基因表观遗传失活对多发性骨髓瘤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研究收集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20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和9例健康志愿者的骨髓标本。应用RT-qPCR的方法检测20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9例健康供者和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H929、SKO-007中RRAD的转录水平;通过慢病毒转染在SKO-007和H929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课题编号:8176002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RRAD高甲基化导致基因表观遗传失活对多发性骨髓瘤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研究收集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20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和9例健康志愿者的骨髓标本。应用RT-qPCR的方法检测20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9例健康供者和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H929、SKO-007中RRAD的转录水平;通过慢病毒转染在SKO-007和H929中构建RRAD过表达细胞系,用流式细胞术、RT-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其过表达的效率;采用CCK8法研究RRAD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用地西他滨处理U266、H929、SKO-007细胞系,通过RT-qPCR检测RRAD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CCK8检测地西他滨处理对U266、H929、SKO-007细胞系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地西他滨处理对U266、H929、SKO-007细胞系凋亡和周期的影响;MSP法检测U266、H929、SKO-007细胞系RRAD甲基化情况。结果:与9例健康供者相比,RRAD在20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表达水平显著降低(0.52±0.63 Vs 1.16±0.63,P=0.017);与9例健康供者相比,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H929、SKO-007中RRAD的表达水平也明显降低,结果分别为U266(0.0003±0.00004 Vs 1.16±0.63,P=0.012)、H929(0.0017±0.00009Vs 1.16±0.63,P=0.012)、SKO-007(0.004±0.00027 Vs 1.16±0.63,P=0.012);ROC曲线结果表明RRAD表达水平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最佳临界点是0.59,敏感度为75%、特异度88.89%、约登指数为0.639、AUC值为0.792(P<0.001)。RRAD基因过表达可促进SKO-007细胞凋亡(9.68±3.92 Vs 3.21±0.35,P=0.046)。地西他滨处理U266、H929、SKO-007后,各细胞系的RRAD表达量明显升高,结果分别为U266(25.00±4.12 Vs 1.02±10.14,P=0.001)、H929(6.50±1.37Vs1±0.0002,P=0.02)、SKO-007(4.24±1.07Vs1.02±0.17,P=0.035)。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地西他滨处理能明显抑制各骨髓瘤细胞系的增殖,且抑制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可促进U266、H929、SKO-007细胞凋亡,结果分别为U266(12.12±1.23 Vs 5.62±1.89,P=0.003)、H929(11.98±1.33Vs8.69±0.84,P=0.03)、SKO-007(12.77±2.66Vs7.4±0.92,P=0.023),可阻滞细胞周期为S期或G2期。此外,经地西他滨处理后,可观察到SKO-007细胞RRAD甲基化水平显著下降。结论:1.与健康供者相比较,RRAD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呈低表达状态;2.与健康供者相比较,RRAD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中也呈低表达状态;3.RRAD过表达可以促进MM细胞凋亡;4.去甲基化药物地西他滨能上调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中RRAD的表达并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5.RRAD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高甲基化导致表观遗传学的失活使RRAD的表达量降低。
其他文献
目的: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Derived Exosomes,MSC-Exos)可以有效的促进创面愈合,然而细胞的培养环境以及细胞移植部位的病理性炎症等微环境状况极大的影响着MSCs(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MSCs)的旁分泌效应及MSC-Exos的生物学效应,炎症预处理可以提高HUCMSCs(Human umbilic
目的:比较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影像学特点,分析影响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及女性AMI患者院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9月至2020年12月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女性AMI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期因胸痛症状入院冠脉造影阴性女性对象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性,并根据两组间有差异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女性AMI的
目的:筛选脑出血后差异表达的mRNA及miRNA。验证miR-200b、Lpar1在小鼠脑出血模型和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中的表达,并探讨miR-200b、Lpar1之间及miR-200b与促炎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将C57BL/6小鼠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脑出血组(ICH组),建立小鼠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模型,取3只正常组小鼠和3只ICH组小鼠处理侧基底节区脑组织通
目的:明确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来源雪旺细胞样细胞在失神经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根据结果为临床治疗糖尿病溃疡、压力性溃疡等难治性失神经创面提供新思路。方法:1.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mniotic mesenchymal stem cells,hA-MSC)的提取、培养和鉴定:手术室中取健康育龄期孕妇完整羊膜,胰蛋白酶联合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提取hA-MSC,进行传代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人工气胸及胸骨牵引拉钩经剑突下胸腔镜胸腺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近一步改善经剑突下胸腔镜胸腺切除术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入组标准的在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之间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行经剑突下胸腔镜胸腺切除术的共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其中联合使用人工气胸及胸骨牵引拉钩经剑突下胸腔镜胸腺切除组共28人;胸骨牵引拉钩经剑突下胸腔镜胸腺切除组共20人,人工气胸辅助
目的:通过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轻微型肝性脑病筛查,了解该疾病的临床检出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结合患病影响因素中与护理相关的指标,以循证为导向,构建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营养管理方案。为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对目标人群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及改善患者疾病症状、生活质量提供一套可行的方案。方法:1.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感染科住院并符合纳排标准的肝硬化患者153例。运用神经心理学测试(
目的:通过运用CBCT对不同骨面型青少年骨性错(牙合)畸形患者尖牙区牙槽骨的厚度和高度、骨缺损情况进行测量、统计分析,探讨骨性错(牙合)畸形青少年尖牙区硬组织与矢状骨面型ANB角度和垂直骨面型FMA角度的关系,为口腔正畸计划制定及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筛选符合纳入条件的正畸治疗前的病例共105例(共计420颗尖牙),男42例,女63例,年龄为12-18岁。根据矢状骨面型ANB角度
目的:研究脑挫裂伤患者早期发展为进展性脑挫裂伤的高危因素。通过对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可以为早期的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以此提高患者的救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遂宁市中心医院连续收治的脑挫裂伤患者。纳入标准:(1)有明确的颅脑外伤病史;(2)受伤后8h以内进行首次头颅CT检查,并且24h内复查患者头颅CT;(3)入院首次头颅CT明确提示脑挫裂伤的患者。排除标准:(1)入
目的:肾癌是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其发生率占全部肿瘤的3%~5%。其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 RCC)。由于LMNA家族基因在cc RCC中的拷贝数变异可达到13.8%,但是其在CCRCC发生发展的作用以及与其他抑癌基因如PBRM1是否相互作用还不清楚。本实验拟探讨LMNA(编码lamin A/C)在cc RCC细胞中
目的:建立体外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retin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RMECs)高糖模型,观察高糖环境下HRMECs的凋亡情况。通过检测白介素-37(interleukin-37,IL-37)在正常和高糖环境下HRMECs中的表达情况,探讨IL-37在高糖诱导的HRMECs凋亡中的作用。方法:1.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本实验细胞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