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上溶酶体相关膜蛋白-1(CD107a或LAMP-1)在Epstein-Barr病毒(EBV)脱氧核糖核酸(EBV-DNA)阳性患者中的表达情况,结合NK细胞活性和穿孔素检测,评估EBV感染机体后NK细胞细胞毒功能的变化,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39例初治的EBV-DNA检测阳性的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D107a的表达量、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活性,同时以14例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通过查阅患者临床资料,获得患者初治时Sorting-PCR、穿孔素、基因检测等结果,采用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得出NK细胞细胞毒功能的改变与EBV感染是否有关系。【结果】1、39例患者活化NK细胞表面CD107a的表达、NK细胞活性较正常对照相比均显著下降;除了临床诊断为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AEBV)的患者外,其余患者NK细胞穿孔素与正常对照相比均明显减少。2、与正常对照相比,EBV感染靶细胞为NK细胞、T细胞的患者活化NK细胞表面CD107a的表达量、NK细胞活性和NK细胞穿孔素明显降低。3、5例NK细胞脱颗粒相关基因检测出突变的患者中,有3例静息NK细胞表面CD107a的表达量<5%,有4例存在不同程度的NK细胞穿孔素表达量的减少。【结论】NK细胞细胞毒功能在EBV-DNA阳性的患者中普遍受损,由于EBV感染的靶细胞的不同,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亦有所不同。NK细胞CD107a检测结合NK细胞活性及穿孔素检测有助于判断NK细胞细胞毒功能状态,为疾病的诊断和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