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患者用药教育和行为干预前后其依从性、癫痫发作和药物知识的变化;其次比较用药教育与结合用药教育的行为干预对患者依从性、癫痫发作、药物知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最后是初探国内药师介导的患者用药教育和干预模式。方法2011年9月~2012年6月,在华山医院神经内科癫痫专病门诊处,招募曾自行停止或减少服用抗癫痫药物、服用抗癫痫药物至少6个月、16岁及以上且诊断为癫痫的患者。将符合入选标准并知情同意的患者随机分组入对照组和干预组。入组时,评估对照组和干预组的依从性、近6个月癫痫发作情况和药物知识,随后再进行干预。对照组按照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协会(America Society of Health-system Pharmacist, ASHP)颁发的《患者教育与咨询的药师指南》进行用药教育,用药教育为口头用药教育和通过《抗癫痫药物治疗常识》宣传册进行的书面教育。干预组进行用药教育和行为干预,干预组用药教育同对照组,行为干预通过用药安排表和癫痫日历进行。入组后,每月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一次,持续6个月后,再次评估患者的依从性、癫痫发作和药物知识,同时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最后统计分析干预前后依从性、癫痫发作和药物知识的差异,和对照组与干预组之间依从性、癫痫发作、药物知识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1、共纳入124位患者,研究结束时,109位患者成功随访并完成最终的评估。109位有效随访患者中对照组与干预组之间在依从性、癫痫发作次数和药物知识三方面的基线平行。具体如下:基线依从性(对照组vs干预组):低(22.6%vs25.0%),中(69.8%vs66.1%),高(7.5%vs8.9%),P=0.953;基线癫痫发作次数(对照组vs干预组):“0次”(5.7%vs1.8%),“1-5次”(54.7%vs39.3%),“6-23次”(26.4%vs42.9%),“24~167次”(9.4%vs12.5%),“大于168”(3.8%vs3.6%),P=0.315;基线药物知识总分(对照组vs干预组):1.4±1.0vs1.6±0.8,P=0.308;2、干预前后,对照组和干预组的依从性、癫痫发作控制、药物知识和忘记服药的患者比例分别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即干预后,对照组和干预组的依从性、癫痫发作控制和药物知识均提高了,忘记服药患者比例减少了。具体如下:1)对照组依从性:基线秩均值37.12vs干预后秩均值69.88,P<0.001;癫痫发作次数:基线秩均值65.94vs干预后秩均值41.06,P<0.001;药物知识(总分):1.4±1.0vs3.3±1.2,P<0.001;忘记服药;71.7%vs45.3%,P=0.006。2)干预组依从性:基线秩均值38.58vs干预后秩均值74.42,P<0.001;癫痫发作次数:基线秩均值70.36vs干预后秩均值42.64,P<0.001;药物知识(总分):1.6±0.8vs3.2±1.2,P<0.001;忘记服药:71.4%vs44.6%,P=0.004。3、干预后,虽然对照组和干预组的依从性、癫痫发作控制和药物知识均提高了,但是对照组与干预组之间在依从性提高、癫痫发作控制、药物知识增加和生活质量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即行为干预对此四方面无显著影响或影响太小。依从性提高(对照组vs干预组):62.3%vs64.3%,P=0.827;癫痫发作控制(对照组vs干预组):64.2%vs64.3%,P=0.988;药物知识增加(对照组vs干预组):88.7%vs80.4%,P=0.231;生活质量(总的生活质量,对照组vs干预组):50.7±8.0vs49.2±7.8,P=0.319;因告知患者漏服药的处理,大部分患者忘记后已补服药物,但是两组间也无差异(对照组vs干预组):41.7%vs48.0%,P=0.656。结论用药教育和电话随访可提高不依从癫痫患者的依从性、癫痫发作控制和药物知识,而且还能减少患者忘记服药,并因告知漏服药处理减少忘记服用药物的数量。但是,相对于用药教育,行为干预对不依从癫痫患者的依从性提高、癫痫发作控制、药物知识增加和生活质量的作用无明显效果或效果太小。因此,行为干预的有效性有待提高,而针对不依从患者,用药教育和每月一次的电话随访是一个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作为药师日后的常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