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多项式微分系统中心焦点判定与赤道极限环分支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vi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研究平面多项式微分系统的中心焦点判定与赤道极限环分支,由七章组成。 在第一章,我们对平面多项式微分系统的中心焦点判定与赤道极限环分支问题研究的历史背景与现状进行了全面综述。 在第二章,我们研究平面多项式复自治微分系统原点的奇点量计算,得到了奇点量计算的线性代数递推公式,统一地给出了在实平面多项式微分系统的中心焦点判定与极限环分支中有着极为重要意义的焦点量与鞍点量的易于应用的计算公式。焦点量与鞍点量的计算至今尚无有效的方法,对比以往其他作者的工作,在计算方法上,我们避免了通常计算焦点量需要的非线性积分运算和求解多元方程组,使得焦点量极易在计算机上应用计算机符号运算系统进行快速计算和化简。首次给出并实现了鞍点量计算的公式算法。对任意正整数m,在用计算机程序推导原点的第m个奇点量(焦点量、鞍点量)时,只需以系统右端系数为符号进行有限次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和符号推导,并且奇点量直接由原系统系数表示。由于所牵涉的常数都是有理数,故在运算时不含舍入误差。利用这一公式我们极其简捷地推导出二次系统的前三个焦点量和鞍点量公式。同时给出了一类三次系统的前8个焦点量及中心条件和中心积分,首次给出了一个具10阶细鞍点的三次系统计算实例。 在第三章至第六章,我们研究实平面奇数次多项式微分系统无穷远点(赤道)的中心焦点判定与赤道极限环分支。在第三章中,我们研究一类三次系统的赤道环的稳定性和极限环分支问题。将这类实三次系统转化为复平面系统研究,给出了系统赤道环量的易于计算的线性代数递推公式。同时计算出系统的前6个赤道环量,得到了系统在赤道邻域的可积性条件及在赤道附近分支出5个和6个极限环的系数条件,从而首次给出了一个平面三次系统在赤道附近分支出6个极限环的计算实例.在不构造Poincare环域的情况下,较为精确地指出了极限环的存在位置.研究方法上不同于以往其他作者的工作. 在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对一类五次系统和七次系统的无穷远点(赤道)的中心条件和中心积分进行了完整研究.同时研究了系统的赤道极限环分支问题. 在第六章,我们研究一般实平面奇数次多项式微分系统 Ide_、,,,。_-,- F一卜y十评(x“+y丫十>。X;(x,y)dt”‘””””W‘/,\ }“‘I=’(2) lap=(X+y)(X“+y“)”+>。X(X,y) Idt”‘””””勺’”’”其中X;,x 为X,y的i次齐次多项式.通过化实系统问)为复系统,给出了易于计算的系统赤道环量的线性代数递推公式. 在第七章,通过把实系统等时中心引入复平面研究,定义了复中心和复等时中心,给出了等时中心周期常数计算的简明的线性递推公式,证明了等时中心判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时角差定理人 统一地处理了实系统具有可线性化的中心和鞍点条件,并对一类实平面三次系统的等时中心条件进行了完整研究.最后,研究了一类实平面五次系统的无穷远点的等时中心,给出了系统无穷远点为中心和等时中心的全部条件.这是迄今对无穷远点(赤道)等时中心进行的首次研究.
其他文献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最初由Eckhorn根据猫大脑中视觉皮层神经元的同步脉冲(Synchronous Burst)现象而提出。由于具有一系列良好的特性,PCNN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领域获得
乳胶粒子形态控制是聚合物乳液研究的重要领域,几十年中在聚合物材料、涂料、胶黏剂等诸多领域的成功的应用使得核壳结构聚合物复合粒子备受关注。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采用复
本研究收集了籼稻、粳稻、糯稻、早稻等不同类型的水稻92份,分析了脂肪含量的分布特点,比较了不同水稻脂肪含量的差异及与食味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脂肪含量呈曲线分布,平
生物体内纷杂多样的代谢过程存在诸多规律可循。本文以亮氨酸代谢为例提供一种教学的新模式。结合其他学科知识从基础代谢角度归纳总结生物代谢中化学原理的内在规律;同时,通
目的采用电化学振荡技术建立不同产地莪术饮片以及温莪术药材的电化学振荡指纹图谱。方法以图谱中的诱导时间、振荡寿命、第一振荡周期、最高电位、最大振幅以及平衡电位为特
<正> 大熊猫是我国珍贵的一类保护动物,被誉为“国宝”,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支持,由四川师范学院珍稀动植物研究所所长,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我国著名的大熊猫
发行者和持有者的最优策略分析一直是可转换债券研究的一个难点。本文基于期权博弈分析理论,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可转换债券条款中利息、赎回公告期、硬赎回约束、
随着金融危机相关研究的增加,近义词混淆越来越严重。本文就金融危机传播、传染、传递、传导与扩散这些容易混淆的近义词进行辨析,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为实务界和学术界规范
对某35k V变电站1号主变压器非电量保护误动作原因的查找过程进行详细阐述,并对主变非电量保护误动作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变电站主变非电量保护的维护及防止误动作的建议。